一、试用期辞职了可以考事业单位不?
1、涉及到一下几种情况的是不允许辞职的,所以就更不能再考了。
一、在涉及国家秘密等特殊职位任职或者离开上述职位不满国家规定的脱密期限的;
二、重要公务尚未处理完毕且须由本人继续处理的;
三、正在接受审计、纪律审查,或者涉嫌犯罪,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得辞去公职的情形。
2、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新录用公务员不得报考其他机关的公务员和到企事业单位应聘。
所以你申请取消录用未获批准前是不能再参加其他考试的,你偷偷报考了,但是取消录用审批书是注明时间并存在档案里,政审是很容易被发现的。
3、各地简章公告要求不一样,建议咨询当地人事部门。事业单位试用期辞职或公务员试用期考事业单位的,全看具体事业单位的规定,还是比较宽松的,至于现在是国企试用期或公务员辞职考国企的,就更不是问题了。
二、事业单位考上参公会放人吗?
会。
事业单位只要你有能力,能够考录到外单位的,甚至是外旗县的乃至外省市的,无论是考试参公身还是国家公务员身份,所在单位都会同意放人的。
能考上参公身份到别的单位去工作,一是证明你本人有能力;二是单位本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会全力配合为你做好去外单位的后续审核工作。
三、事业单位试用期编制
<>事业单位试用期编制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以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为公益目的、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的非营利性法人组织。在事业单位中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这代表着稳定的工作环境和一定的福利待遇。而对于进入事业单位的员工来说,试用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
试用期的定义和意义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为了考察录用人员是否适合聘用岗位,而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对录用人员进行试用的阶段。在事业单位中,试用期可以被看作是跳板,是员工进入事业单位后的第一步,也是为以后的正式编制打下基础。因此,对于试用期的认真态度和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试用期期限及权益
根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事业单位试用期一般为6个月,但可以根据工种、岗位等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在试用期期间,录用人员应当与事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聘用合同,并享受与事业单位聘用人员相同的待遇。
进入事业单位后的员工在试用期期间享有与正式聘用人员相同的工资、福利待遇等权益。同时,对于试用期中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事业单位也会进行评价和考核。如果员工在试用期展现出优秀的表现,获得肯定,并最终通过考核,将有望获得正式编制。
试用期的注意事项
在事业单位的试用期中,员工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1.工作态度端正: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对录用人员进行考察的阶段,因此员工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任务。
- 2.学习提升:试用期不仅是对工作能力的考核,也是对个人学习能力和进取心的考察,因此员工需要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3.与同事合作:在事业单位的工作中,团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员工需要与同事良好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 4.遵守纪律规定:作为事业单位的员工,需要严格遵守纪律规定,不得违反工作纪律和道德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
- 5.注意形象仪容:在事业单位工作中,个人形象仪容是直接反映个人素质和形象的重要方面,员工需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
试用期后的评估和决策
试用期结束后,事业单位会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员工在试用期的工作表现和业绩,事业单位将决定是否转为正式编制。如果员工在试用期中表现出色,得到了部门的肯定和认可,那么就有望获得正式编制。
事业单位试用期编制的确定,不仅与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有关,也与事业单位的需求和发展规划有关。因此,在试用期结束后,事业单位还会考虑到岗位需求、人员编制等因素,做出相应的决策。
总结
事业单位试用期编制是进入事业单位后的第一步,也是获得正式编制的重要阶段。在试用期中,员工需要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与同事合作,展现出色的工作表现。只有在试用期中获得肯定和认可,才有机会获得正式编制,实现自己的事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