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兴平防疫政策?
兴平市最新的防疫政策是:
1、主动联系登记报备
2、做好途中自我防护
3、配合落实管控措施
4、减少外出聚集活动
5、密切关注疫情动态
6、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二、防疫政策查询?
如果想得到最准确最靠谱的最新目的地政策,你可以网上搜索查找想要去的目的地社区电话以及车站防疫办公室电话,联系他们会准确,目前各地都有相关联系方式,包括小程序里都有公布。
目前全国各地疫情处于稳定下降状态,需要及时了解各个的防疫政策,很多地方目前还没有取消低风险来返人员隔离的政策。
三、出国防疫政策?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四、巴南区防疫政策?
巴南区的防疫政策是根据具体的风险状况,实现低风险区域优先解除风控,高风险区域还是需要具体进行临时管控,确保整个行政区域内的安全和稳定。
五、张家囗防疫政策?
为巩固我区疫情防控良好形势,保障您和家人、亲友的身体健康,我们倡议:
一、养成良好习惯,加强个人防护。病毒不识地界,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从做好个人防护做起,在出入公共场所时,坚持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接受体温检测、经常进行手部与鞋底消毒。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勤通风。要减少人员聚集,保持科学社交距离,不参加非必要聚会。对冷链食品、快递等加强消杀,不给病毒传染机会。在外就餐要使用公筷公勺,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二、坚持主动申报,非必要不来宣、不返宣。请全体居民朋友,告知自己在外的亲人和区域外的亲戚朋友,不要到中高风险地区。近一段时间内,劝告他们尽可能不来宣、不返宣;若需要来返宣的,务必提前与所在的村和社区进行联系;对因必要情况来宣的,要按进入宣化交通卡口工作人员要求,提供规定时间内的核酸检测证明,并主动向所在社区和村申报旅居史、接触史、发热史等个人健康情况,同时积极配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三、增强科学意识,维护稳定大局。全区广大居民朋友,要主动学习疾病防控部门宣传的疫情防控知识,科学理性应对疫情。要通过正规渠道、官方媒体获得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权威政策、措施及相关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六、现在天津市高考政策具体政策是什么?
天津高考历经2021年的“人声鼎沸”,超高分成绩人数直接冲上热搜榜后,教育部门出台了严格的高考资格规定,对三年学籍的要求可谓是天翻地覆,让天津周边各类的“高考天津班”偃旗息鼓,迅速平息了天津高考的热度。
同时,教育部年中出台的《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0版本,明确了十省四直辖市要执行高考“3+1+2”选科模式,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重新被重视起来。而在年初的教育部印发《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又新增了要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以上种种迹象表明要在提高高考人才选拔这个属性的同时,力保高考公平并要大力培养具有创造力的理工科背景人才,剑指各地四起的“衡中教育模式”。
高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最重要方式,关系到未来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位考生及家长作为其中的参与者,要对国家推动高考变化的趋势,加以了解并顺应其变化。本文主要针对高考资格、选科要求和考题难度这三方面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高考报名资格要求,三年学籍是必须条件
高考报名从“户籍”要求改为“户籍和学籍”双要求: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具有天津高中阶段学校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往届高中毕业生,本市须具有天津市高中阶段学校毕业证书,外省需满足高中阶段毕业3年及以上。
也就是说:
1、明年起参加天津高考的应届毕业生全部应为天津本市高中学籍,也就是必须在天津高中学校实际就读;
2、在外省读高中考前空降参加天津高考是绝不允许的;
3、外省毕业后复读(等待)一年再参加天津高考这种变相方式也是不允许的;
4、外省来津后选择不在学籍高中上学而去全托机构上课的路也是被禁止的;
5、为达到政策要求的目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都要开展专项核查,逐一核实学生到校就读情况,重点核查和纠正的就是人籍分离、空挂学籍等情况。
这种趋势变化表明了,天津高考还是要力求公平,不能让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学生进行无序竞争而产生破窗效应。因此高考新政把之前所有的政策漏洞都堵上了,唯有在天津高中学校实打实的上学读书是现实中唯一且最好的选择。
在此规劝一下有朋友还打算让孩子去全托机构上课,拜托学生学籍所在校的校长能够默许和纵容这种行为,在这种敏感时期千万不要“因小失大”,真被查出后高考资格可能就被取消了。
问题1:高中阶段还能从外省转学到天津就读么?
答案是可以的,天津教委文件中明确规定:对于2021级及以后具有天津户籍外省普通高中学籍的学生,可以在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前、后一周申请办理转学手续,转学完成后认定为符合3年学籍要求。
但要注意的是对于天津户籍外省高中学籍的学生,可以申请在高一年级下学期转入天津的高中,有且只有一次机会。
问题2:孩子在读高二,明年初获得天津户口,到时还可以转学天津参加高考么?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对于现在高三和高二的学生,已经错过了年中教育部门安排的,回津转学统一安置计划,这是唯一一次机会,所以就不要考虑转学回津高考了。
问题3:高中转学回津能否通过测试选择高中?
答案目前是可以的。今年9月份2019 级、2020级学生已经完成的转学安置工作执行的是“属地安置+统一考试+志愿填报”政策,年底启动的2021级学生将参照2019 级、2020级转学工作执行,具体安置工作各区将会在今年底通知,预计转学工作会在这个寒假前后进行,高一下学期去新学校上课,最终截止时间为2022年3月31日。
但是从2022年开始,高一年级的转学具体转学工作将由各区教育局结合自身实际统筹安排,有的区可能会像今年一样组织考试选择高中,而有的区可能不会组织考试就统筹安排了!
安置考试情况如下:
安置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
各区录取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额满即止、可被调剂”
市区高中安置计划:可参考借鉴已经结束的高二和高三安置情况。
问题4:是选择回津参加中考还是选择高一时转学?
答案是选择回津参加中考。理由很简单,高一时转学不能确保是否有安置考试,可以选择学校,同时即使有安置考试,也有部分高中名校不接受安置学生,那不如参加中考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机会。
二、高考选科要求,志愿填报的关键
教育部的通知中明确说明,选考科目“3+1+2”模式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行,适用于目前已实施新高考改革的所有十省四直辖市,以及未来后续参与的改革省市,是所有大学招生专业在这些省份对学生选考科目的要求。
“3+1+2”模式为:3为统考科目,即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必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选择2科。各省招生考试机构根据高校不同专业要求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根据考生的成绩和志愿进行投档录取。
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3.0版中列出的高校92个专业大类中,其中65个专业大类要求必选物理学科,占比70.7%;56个专业大类要求必选化学学科,占比60.9%,55个专业大类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两科,占比59.8%。也就是说60%左右的大学专业报名,将又要回到以往传统的“3+2”模式基础上,再多加一科生物或者地理或者政治的考试要求。
尤其对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四大学科门类,90%的选科要求都是“必选物理+化学”,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中理工学科的重视可见一斑,毕竟这是未来科学研究的基础。
最为需要警惕的是,文件中虽说明选科新政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在2024年高考实行,但是江苏省已经明确今年新高二时就开始起作用,不知道后续是否还会其他省市明确表态跟进。考虑到这涉及各个大学的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按照以往政策施行经验,有可能会提前逐步实施,毕竟调整专业选科要求并没有违反以前指引文件的要求。而具体选科变化情况只有等到明年高考的时候,才能从在津招生高校的招生计划中看出端倪,但那时今年高二的学生就无法改变选考科目了。务必提前做好安排!
问题5: 孩子物理成绩不好,该怎么选科?有哪些专业可以报考?
参考答案:(1)报考法学门类:选择“历史”,这样一来法学门类中唯一要求“历史”科目的民族学大类也能报考;必选“政治”,法学门类中50%要求必考“政治”科目,最后一门选择“地理”;(2)报考教育学门类(除教育技术学类外):选择“历史”,其他两门选择“政治”和“地理”。
问题6: 想报考金融管理或经济类专业,如何选科最为有利?
参考答案:建议必选“物理”,因为其中有金融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少数大类有对物理学科要求,其他两门选择“政治”和“地理”,常识性多较容易,同时“政治”可以扩大专业的选择性。
问题7:理工类学生就必须选择物理+化学么?如果是,另一科选什么?
答案是必须的,建议另一门学科选择“政治”,毕竟2021年单独要求“政治”必考的专业数量达到了60个,可以扩大专业的选择性,给自己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
问题8:想了解下要求必须选择物理和化学的专业有哪些?
必选物理和化学的专业大类详细情况请见下表:
三、考题难度增加,学科复习时要各有侧重
2021年天津高考人数在与去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2021年天津高考数学平均分相比去年大降10分,语文和外语基本持平,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低13分,特殊类型资格考生录取控制线低8分,600分及以上人数减少1616人,500分及以上人数减少2723人,而超高分段680分以上的考生人数相比去年变化不大,以上大部分公开数据都表明2021年天津高考试卷的整体难度再提高。
六门可选考科目受限于赋分制的规则要求,即使增加难度对分数也不会有任何影响。如果想要增加考试难度提高选拔性,唯有增加高考语文、数学和英语试题的难度,其中最易操作的就是提高数学的难度。
这种变化对于多数本地考生来说并不是好消息,尤其对中间水平的考生和文科生影响最大。这是因为:之前中间水平考生在数学较为容易的情况下,通过正确方法复习和考前名师指点培训,最终高考成绩在模拟考试的基础上提高20-30分是非常普遍的;而对于文科考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等优质文理兼收专业,大都是物理、历史皆可报名的情况下,数学难度的提升意味着理科生将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文科生专业选择势必变窄。
因此不同情况的考生,在最后高考复习冲刺时,不同学科的复习时间要各有侧重:
1、志在冲击985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要重视选考科目及数学难题和语文阅读、作文的准备,因为选考科目1分的卷面差距最终体现在成绩上可能就是3分的差距,同时数学难题和语文阅读作文均是优秀学生间拉开差距的关键;
2、中等学生更应偏重必考科目语数外三科的复习,因为选考科目赋分制下,中等赋分范围更大,区分度低,而必考科目在难度提升的情况下,尤其是数学,对于基础知识的考题更要确保拿下,把应得分数拿足,难题就凭借个人日常积累的知识能力,临场发挥争取多考分数;
3、对于成绩偏差的学生,要重视每科的基本知识,尽可能多刷课本上的例题和练习题,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点和高频考点,放弃每一科的考试难点,目标就是在基础知识上争取多拿分。
4、对于文科类学生,成绩差距主要体现在数学上,如果其他科目没有偏科的情况下,所以最后的冲刺复习应在数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基础题目和难题最好都要进行系统练习,当然数学有很大困难的考生,那就只好专注复习基础题目,争取不出纰漏。
问题9:天津高考增加难度后,会“改回”全国卷么?
目前看来应该不会全部改为全国卷。高考独立命题始于2002年的北京,之后包括天津在内的一些省市也陆续加入进来,这其中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但2021年完成首考的第三批次八省高考改革,除了采用“3+1+2”选科模式外,在命题方面也采用了“语数外教育部统一命题,选考科目各省独立命题”的形式,同时这种命题方式也沿用到了第四批次高考改革省份。
在这种趋势下,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目前仅有独立进行语数外三科独立命题的地区,未来是有可能重新使用全国卷的,但肯定会有个过渡期,提前进行告知的。
问题10:随着天津高考难度增加,高考赋分制会有变化么?
这个倒是很有可能。目前天津高考选考科目的赋分规则,即使相比于北京的赋分规则,也是高赋分人数占比过高,失去了选拔的意义。通过变更选考科目的赋分规则,各个赋分段考生人数占比均降低1%,也会起到与增加高考难度加大筛选一样的效果,所以需要随时关注教育部门关于高考的通知。
作者专注天津教育,有任何关于教育政策、专业报考、中学择校和中学真题试卷等问题可私信交流提问。
天津高考“医药类”大学排名,盘点各校专业组录取分数及一流学科mp.weixin.qq.com/s?__biz=Mzk0MzI4Mjk5NA==&mid=2247485862&idx=1&sn=1ce0cd96bbe6256be26c1f66d586be14&chksm=c33707fbf4408eed9d1e4f80640a4d9482c69f0ebb3214328daa308179d3c268840862657264&scene=21#wechat_redirect天津高考排名前二十“财经类”大学,各专业组录取分数及一流学科mp.weixin.qq.com/s?__biz=Mzk0MzI4Mjk5NA==&mid=2247485324&idx=1&sn=6495ff25bac888d1fd1d2c0fa83ba645&chksm=c33709d1f44080c767fb3520e06a27e0b30522f843217074e7143d454f8aea20826277c52809&scene=21#wechat_redirect本文为Albert原创,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并关注。
七、2023河北考研防疫政策?
考生必须充分了解目前当地和报考所在地防疫政策和要求,提前谋划,规划好行程,尽早返回报考点所在地备考。
考生必须选择乘坐合适的交通工具返回报考点所在地,途中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八、达州到成都防疫政策?
提倡非必要不离容,减少跨地市流动,离达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省外来(返)成都人员严格落实“入川即检”、扫“入川码”、查验核酸和行程码等措施。
近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和涉疫城市旅居史的来(返)达人员,以及与病例轨迹重合的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以出具报告时间为准),并第一时间通过“成都市来(返)人员报备系统”或主动向所在村(社区)和单位、入住酒店报备,积极配合落实防疫防控措施。
九、太原到洪洞防疫政策?
你可以关注洪洞公众号,每天都会发防疫政策,昨日下午发的最新政策,太原小店和阳曲的回去是7+3隔离,其他没有要求,建议你最好有48小时核酸,这样去哪里也方便
十、丰城防疫政策查询?
一、请您返乡前提前做好预约登记
请入(返)丰群众在抵丰前3天内完成预约登记,可通过扫描“返丰人员报备平台”二维码进行登记,或向居住地村(社区)进行预约登记,也可由亲属代为登记。
二、请您主动配合落实防疫措施
1.来自境外入(返)丰群众,在第一入境点集中隔离期满返赣后,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继续落实“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2.来自中高风险地区入(返)丰群众,实行点对点闭环管理,实行“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3.来自14天内有本土病例报告地区所在县(市、区)旅居史入(返)丰群众,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4.来自除中高风险地区及本土病例发生所在的市级行政区入(返)丰群众,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并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
三、请您抵丰后做好24小时内核酸检测
1.鼓励省外入(返)丰群众进行核酸检测,24小时内主动到核酸检测点采样的,实行免费政策,如超出24小时的,则不享受免费核酸采样检测政策,导致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处置。
2.如您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高铁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从省外入(返)丰,在出站口核酸检测临时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
3.如您是自驾车或其它方式从省外入(返)丰,就近到属地乡镇(街道)采样点开展核酸检测。
4.检测结果出来之前,请您做好戴口罩、不聚餐、不聚集、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个人防护。抵丰14天内做好个人健康监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人流量大、空间密闭的场所。
四、请您做好日常科学防护
1.返乡途中请您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进入公共场所,应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始终保持安全有效社交距离。
2.返乡后,请您配合村(社区)做好返乡人员信息摸排登记和健康监测工作。未接种新冠疫苗、未完成全程接种或未接种加强疫苗针,请主动到就近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
3.非必要不聚集,红事缓办、白事简办、宴请不办,少串门、少走动,自觉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常消毒、少聚集、一米线”等良好卫生文明习惯。
4.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到就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如果不配合防控措施,造成病毒传播,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
健康生活你我共享,疫情防控人人有责。非常感谢您对家乡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衷心祝福您及家人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丰城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