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公务员面试第一组啥意思?

284 2024-12-31 15:59 中山人才网

一、公务员面试第一组啥意思?

现在公务员面试改革后,为了公平起见,会将同一岗位的考生,按照抽签结果,依次开始面试,这样能起到更好对比效果。

一般都是在面试候考区,会组织考场内所有岗位笔试第一进行抽签,决定岗位进入考场的顺序,后再由同一岗位人员进行抽签,决定同一岗位人员面试顺序。

二、公务员考试中第一组和第二组专业要求是什么意思?

招考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以及报名系统中对专业的设定均参照《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专业指导目录)设置。

1.专业指导目录分为三个层次,其相互关系为:“一级目录”包含“二级目录”,“二级目录”下设具体专业。

2.岗位对一级目录、二级目录的要求可设置三组,报考人员只需满足其中一组即可。如果岗位只限制了“一级目录”,则此“一级目录”下的所有“二级目录”所包含的专业都符合岗位要求;如果岗位除了“一级目录”限制外,还限制了“二级目录”,则只有该“二级目录”下的专业才符合岗位要求;如果岗位在“一级目录”、“二级目录”、“具体专业”均有限制,则只有该具体专业才符合岗位要求。

3.报考人员在选择岗位时,应首先在专业指导目录中查找所学专业的所属(按照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查找。若毕业证上的专业名称包含专业方向的说明,不能将专业方向作为所学专业,只能将括号前的部分作为所学专业;若所学专业与专业指导目录中专业仅有“和”、“与”、“及”、“及其”等连接词的不同,或者仅有1个“学”字的差别的,可视为同一专业),依此判定所学专业是否满足岗位要求。

4.若所学专业在专业指导目录中同时从属于不同的目录,可以任意一种从属专业报名, 提交报考申请时请按岗位要求相符的从属点选所学专业。

三、华东师范大学第一组有那些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组拥有多个专业,以下是其中一些专业的例子:

教育学

心理学

社会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法学

经济学

文学

历史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命科学

地理科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

体育学

四、公务员热门专业?

公务员热门的专业是经济金融类专业。

它是“香饽饽” 专业。需求涵盖各种门类,中公教育专家通过对整个职位表进行分析,将专业进行排名,经济学专业居首位。

五、公务员专业分类?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旧专业对照表;

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

4、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

5、国家公务员考试专业对照表(专科)等。

公务员在招考时适用的专业分类不统一,部分省份探索性的给出一些本省的公务员考试的专业分类目录,而其他省份有的说明则是参考教育部的标准。

六、公务员专业排名?

第一、会计学专业

今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职位共有13475个。其中,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招聘公务员职位429个,与财会相关的职位76个,招收财务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等财会类专业的职位有51个。

在中央国家行政机关招聘的公务员职位中,招收财会类专业的职位占11.89%,而经济类专业的职位较多,占23.78%,其次是语言类专业,占20.75%。在中央党群机关招聘公务员财会类专业职位中,对某些职位附有的其他条件主要包括从业经验、具备英语六级及以上、从业资格证、具有CPA资格或优先等4项,占财会类职位的2/3。

第二、工商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类专业可报考公务员职位总数最多,通过对2009至2014年6年招考简章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工商管理类专业连续6年在招考简章的“专业”要求中适合的职位数最多。

通过对6年来的数据进行统计发现,工商管理类的14个专业适合报考的职位总数最多,从2010年开始连年增长,2014年更是高达7438个职位,6年总共有28324个岗位适合就读过“工商管理类”的考生报考。

第三、经济学

经济学的核心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学、金融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公司理财、当代中国经济、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看到这儿小伙伴们应该知道了吧,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可以报除法律、卫生管理等非常专业化以外的其他大部分行政岗位,如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局以及各个单位的会计,政府、人大、政协、科技管理、质量监督、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等诸多部门的各种岗位。

第四、法学

历年公务员考试均会招录大量法学类专业人才,负责涉法、法律法规、行政诉讼等相关工作,如劳动监察、医疗监察、劳动仲裁、交通外勤执法等。

一般来说,公安局、司法局、检察院、法院、国安部等部门每年都会招录一定数量的法律专业人才;同时党政机关的一些部门也会不定期招录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法律专业可以说是每年公务员招录的第一专业呢。

第五、汉语言

公务员每天都在和文字材料打交道,需要处理大量的公务文件和办公事务,能否有较强的公文写作水平,决定了一个公务员的能力水平和发展前景。

行政机关的许多岗位和职位往往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处理功底、应用文写作以及撰稿能力的人才。具有超强文字处理能力的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可谓是秘书、行政助理以及文员岗位招聘的首选人才。因此,近年来在公务员招考中,中文类毕业生的需求不断呈现井喷态势。

第六、财政学

财政专业所对应得职位也往往是财政局、社保局、医保局等,主要主要是进行财务管理、税收征管等财务工作和审计业务的单位。虽然公务员体系的薪资待遇是规定基本一致的,并且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公务员队伍的进一步规范要求越来越严格。

但是每年奔向这类单位报考的考生仍然数量很高。但是对于非财经类专业的考生也不用担心,就算是财政局这类单位,也并非所有岗位都会限定专业报考。最重要的是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岗位报考,才能更容易获取成功。

七、公务员专业比例?

有四大专业分别是,

1.法学类

法学类专业可报岗位在所有岗位中占比最多,达到22.28%

2.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专业可报岗位达到15.22%

3.中国语言文学类

语言文学同样是热门专业,可报岗位比例达到14.55%

4.计算机类

计算机类专业在省考岗位比例中也占了10.62%

八、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

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品质与传奇的完美结合

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是摄影爱好者中备受推崇的一款相机镜头。无论是徕卡品牌的威望,还是该镜片独特的技术设计,都使其成为了许多摄影师梦寐以求的理想之选。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的特点,以及它为摄影带来的无限可能。

徕卡品牌与传奇

徕卡(Leica)作为相机领域的传奇品牌,始终以其卓越的品质和令人惊叹的设计而闻名。自从徕卡成立于1914年以来,这个德国品牌一直引领着摄影器材的发展潮流。徕卡的相机和镜头不仅在专业摄影师之间广受推崇,也成为了摄影爱好者的追捧对象。

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作为徕卡的经典产品之一,继承了徕卡一贯的精湛工艺和高品质要求。这款镜片由德国工程师研发,并由经验丰富的技师手工打造,每一只镜头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用户获得最佳的影像表现。

特点与优势

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卓越的光学性能。它采用了一组精密设计的镜片组合,以实现无与伦比的成像质量。这款镜头具有出色的清晰度、对比度和色彩还原能力,让你的照片栩栩如生,细节丰富。

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的大光圈开放着拍摄在低光环境下的能力,将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捕捉。这使得它成为人像摄影和夜间摄影的理想选择。而且,通过调整光圈大小,你可以轻松控制焦点深度,实现独特的景深效果。

除了优秀的光学性能外,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还具有坚固耐用的外观设计。它采用了高强度的金属材料,经过精密加工和严格测试,确保了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无论你身处何种环境,这款镜头都能顺利应对,不会让你失望。

应用与拍摄体验

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的广泛应用领域使其成为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心爱的选择之一。无论是人像摄影、风景摄影还是街头摄影,这款镜头都能发挥出色的表现。它能够精确捕捉被摄体的细节和表情,让你的照片更有个性和魅力。

此外,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的使用也为摄影带来了愉悦的体验。它的操作简单直观,让你能够更加专注于构图和拍摄的过程。无论是专业摄影师还是初学者,都能够轻松上手,享受到摄影的乐趣。

总结来说,徕卡35 1.4第一组镜片是一款在品质与传奇中完美结合的摄影镜头。它不仅继承了徕卡品牌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具备先进的光学技术和出色的影像表现能力。如果你是一位热爱摄影的人,那么这款镜头绝对不容错过。

九、开关第一组灯不亮?

1.

电子镇流器质量问题(把灯管换到其他灯座上,如能亮,再回到原来灯座换开关或者换另一个开关接线的位置,如能亮,基本是镇流器烧了,换一个好品牌的,宁波的不行,换飞利浦的,上才20多元一个)

2.

灯管问题(直接换到其他灯座试试即可知道,比较直观,建议使用飞利浦或者松下灯管)

3.

开关问题(测试镇流器故障的同时,也就知道开关是否能用,如有故障建议换西门子远景系列即可,是真正青铜触片的)

4.

线路问题(万用表测量)注意重装镇流器时候的线序不要接错。事先用不干胶带粘上自编的线序号码。如果是新装的灯,线路问题居多,红蓝两色不要接反,参照一下接对的灯,千万不要带电操作。

十、摄影专业考公务员报什么专业?

 摄影专业考公务员可以报考各类融媒体中心的公务员工作岗位。也可以报考文化旅游部门单位的公务员,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岗位与所学的摄影专业相对口。摄影专业能在这些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容易创造出更多的工作业绩。对自己的今后发展前途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