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方进入近代的标志?
标志着欧洲进入近代的重大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到17世纪,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比如哥伦布、麦哲伦,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欧洲这个时期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 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各大洲在数百年后的发展也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密切的整体。
二、关于近代西方制度的书?
《论法的精神》中的理论和思想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其中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这一脍炙人口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啧啧称道。
首先运用孟德斯鸠的理论建立资产阶级国家的是美国。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领袖们都对《论法的精神》烂熟于心,而且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订入宪法。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发布的《人权宣言》中也宣布没有三权分立就没有宪法。
三、演员李颖的近代作品?
2009年出演一起来看流星雨,爱上女主播2010年出演野鸭子,2011一触即发2012真爱惹麻烦,2014美丽慌言2015美丽的秘密,2016最好的安排2017楚乔传2018小楼又东风,2020幸福触手可及。
四、近代诗人艾青的作品?
代表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阳》
五、近代西方政治学的特点?
西方政治学的特点
(1)古希腊罗马的伦理政治观: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等政治理想和主张.亚里斯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主要著作:他是西方政治学的奠基人,是西方社会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著作是《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
(2)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西欧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主张神权高于王权,王权必须服从于教权.
(3)近代的法学政治观:文艺复兴以后,西方政治学沿两条线索发展:一条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另一条是近代无产阶级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4)19世纪后期政治学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矛盾也日趋尖锐化和复杂化.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政治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制度主义政治学
六、近代西方现实主义的特点?
一,现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历史现象做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时还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二,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
三,关注人生,刻画了一批浮雕般的人物性格。
四,全面革新了文学创作的叙事模式,构建了恢宏的叙事小说。
七、近代西方和近代中国博览会的异同?
同:都是博览会的参与国,都展示了本国的特色产品。,都代表了本国的文明程度。
异:西方国家展览的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成果,
中国展览的是手工业和农业产品,
八、近代西方列强侵华方针的转变?
经济侵略方面: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由军事侵略为主变为变为政治控制为主。
1.1840年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以进行商品输出为主。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大门,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但由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外国的商品并不是很占优势。
2.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改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以商品输出为辅。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向帝国时代发展,经济侵略的方式也发生变化。
3.一战后至日本战败,列强继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财政和重工业。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在对中国的侵略中居独占地位。
4.日本战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美国通过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获得政治、经济、文化及军事方面的特权,商品市场和投资市场。美资取代日资,成为中国最大资产
九、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演变?
首先是近代英国的教育制度,1640年~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初等学校基本上仍由国教教会掌管,另外还有一些慈善学校和私人学校,它们与中等教育是不相衔接的。作为中等教育主体的公学和文法学校,以及牛津,剑桥大学等高等学府都一直带有古典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性质。
十、反映西方近代史的电影?
《斯巴达克斯》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柯克·道格拉斯、劳伦斯·奥利维尔、简·西蒙斯、查尔斯·劳顿等人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
影片叙述了古罗马的奴隶因不堪奴隶主的暴虐而奋起反抗,在斯巴达克斯的带领下起义的故事。该片于1960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