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乡村教师能为乡村教育做什么?
乡村教师能为乡村教育做的是,乡村教师以自身优势,配合村镇和学校教育的需要,挖掘当地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地域风光、习俗典故、名人逸事等,整理固化为乡村建设和学校教育需要的文字或音视频资源。
二、乡村教师教育感言诗?
一腔热血为花朵,不图名来不图利。
一只粉笔书写幸福人生,两袖清风鬼挥洒青春汗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饱经风霜入校园,起早贪黑不着家。
不求桃李满天下,但愿子弟遍人间。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待到百年入苍空,坟前鲜花伴相随。
三、乡村教育最需要哪些教师?
因为农村学校尤其是边远薄弱校优质师资缺乏,近年来各地纷纷加大了城乡教师交流的步伐,优秀教师“支教”、“送课下乡”等活动给乡村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这些惠及农村教育的优质师资中大多为文化科目的教师,而艺术类学科的便鲜见了。其中的原因除了艺术教师本来数量就少以外,认为这些科目无关紧要、对艺术教育惠及农村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无疑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如美国便将艺术教育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与其他七门核心学科放在同等地位。而回想一下,我国过去许多升入高校的农村学子除了文化课成绩不逊色外,艺术等综合素质与城市学生比较便相形见绌了。而根本原因并非其自身的天资不足,而是多年来我们农村基础艺术教育的欠账太多了——缺优质师资,科班出身的优秀艺术教师更是稀缺。其中,许多学校的艺术课安排不是“无奈”地仅仅挂在墙上,就是不得不由文化课教师兼任。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尽快提升农村学校尤其是薄弱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包括师资的引进培养、设备的配齐等,无疑是重中之重。我们应看到,农村学生占全国学生的大多数。提升农村学生的艺术素养,不仅会使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受惠,更意味着未来国民整体素养大大提升。从这个层面看,意义不也重大和深远了吗?因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水准的尽快提升与设施完善绝非无关大局的事情,对农村薄弱校优秀艺术教师的补充、培养势在必行。四、信息化教育对教师的好处?
1.促进改革教育目标和内容。
为了实现新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教学要适应信息化要求。
2.促进教育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信息时代的教育不仅要抓基础教育,而且要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3.促进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五、安徽乡村教师信息化大赛算业绩吗?
安徽乡村教师信息化大赛当然算业绩了,在省级赛事取得成绩是有奖励或绩效加分的,大部分乡村教师受硬件条件所限,信息化水平与城市比是不高的。
六、乡村教师的坚守才是乡村教育的希望吗?
乡村教育的没落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伴随的是整个农村人口的流失,城镇化发展必然导致人口往城市集中,而城市发展却相对滞后,城市学校还没准备好就一下涌入了这么多的学生,有的班级六七十个学生挤在一起,还有很多拼命托关系要进的学生。入学难是城市学校的难题。
而相反,农村学校没生源是无解的难题,老师的坚守似乎也没有必要,没学生了还坚守谁呢?
如果仅仅靠着伟大的精神支柱去坚守那只能是悲哀了!
七、教育信息化2.0应用覆盖全体教师?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基本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三变、三新”。“三全”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两高”即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一大”即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三变”即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三新”即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其内在逻辑关系是以“三全一大”建设为基础,推动“三变”,形成“三新”,最后达到“两高”。
八、乡村教师信息化大赛对职称有用吗?
有用的。
能增加一份资历。在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要求参评者提交各类教学奖励证书。教学技能大赛和优质课证书都属于教育部门组织,在职称评审中具有同等效力。
在现在信息社会中,教育信息化是很重要的。该大赛是一种针对教师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的比赛。比如教学中使用教学课程,电子排版,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职称评定需要三个条件是:优质课。表彰类证书(优秀教师证书、优秀班主任证书、文明教师证书,文明班主任证书,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表彰类证书)。
九、2021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
2021年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管理、多元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此外,还应重视乡村教育实践经验的交流与分享,引导乡村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十、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包括哪些?
乡村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包括:荣获的国家、省、市、县级优秀论文证书;荣获的国家、省、市、县级优秀课件及教具证书;荣获的国家、省、市、县级优秀教学设计证书;荣获的国家、省、市、县级各学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教学中荣获各级别各学科优质课证书;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学基本功赛所获得的荣誉证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