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内蒙教师定向招生2020?

174 2025-03-02 15:58 中山人才网

一、内蒙教师定向招生2020?

2020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简章

更新日期:2020年05月27日22:40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8]75号)文件精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公费定向培养师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内教师字[2019]36号)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印发的《关于下达2020年自治区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计划的通知》(内教师字[2020]21号)文件,旨在落实上述文件精神,进一步拓宽我区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加强乡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

一、招生对象

具有内蒙古自治区户籍且符合内蒙古自治区高考报名条件的优秀高中应届毕业生。

二、定向实施范围

面向苏木乡中心区、嘎查村及镇的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

三、录取办法

1.按照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不接收专业调剂。

2.完成录取一周内,学校根据公费定向师范生报考的服务地区,将自治区统一制定的三方协议书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并加盖学校公章后邮寄到考生服务地旗县(市、区)教育局。旗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协调在三方协议书上加盖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公章,并负责通知和组织公费定向师范生及家长在10日内到旗县(市、区)教育局签订协议,同时,须在接到协议书20个工作日内将签字盖章的三方协议书邮寄到学校。

3.拟被录取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录取前必须到旗县(市、区)教育局签订三方协议书,录取通知书方可生效。若学生及家长拒绝签订协议书,视为自动放弃公费定向师范生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公费定向师范生及家长自负。

四、优惠政策

公费定向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正常缴纳学费和住宿费。公费定向师范生实行服务期制度。毕业后,须按照入学前签订的三方协议书回报考签约地的苏木乡中心区、嘎查村及镇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期限不少于6年。毕业前及在服务期内,不得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服务期满6年后,统一纳入旗县(市、区)域内城乡教师交流范围。公费定向师范生实行到岗退费政策。毕业到报考签约地上岗后,到旗县(市、区)教育局领取在学期间缴纳的全部学费和住宿费。

五、违约管理

公费定向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约定回报考签约地的苏木乡中心区、嘎查村及镇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工作的,要按规定缴纳在学期间学费和住宿费总和的50%违约金;履约不满3年的,要按规定退还已领取的在学期间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并缴纳在学期间学费和住宿费总和的40%违约金;履约不满6年的,要按规定退还已领取的在学期间缴纳的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并缴纳在学期间全部学费和住宿费总和的30%违约金。自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起30日内办理缴费手续,若超过时限须按每天1‰的比例支付滞纳金。公费定向师范生在规定学制内未完成学业的(休学除外)的,视为违约,取消其“公费定向培养师资计划”资格。

二、2021湖北定向教师专业招生对象?

愿意为户口所在地城市服务的学生。

三、乡村教师定向招生体检标准?

报考师范类的学校体检要求有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缺陷(如唇裂、斜颈、各种疤痕等);无口吃;无各种残疾;身高一般要求女生不低于155cm,男生不低于160cm。

师范定向的意思就是毕业后必须去到某地当老师,定向师范生是包分配的。 定向师范生其主要是针对农村小学老师的培养计划。定向师范生,更全面的称呼是“三定向”培养农村小学教师政策。

四、2021年江苏招生定向乡村教师政策?

江苏省农村定向师范生报名要求是:符合国家中、高考政策、户籍在本县(市、区)的初、高中毕业生,均可以报考所在县(市、区)的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生源以县(市、区)为单位“本县报本县”,即户籍在有定向培养计划县(市、区)的考生,填报本县(市、区)乡村教师定向志愿。

录取的定向师范生,在入学前与户籍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

五、河南省2021定向师范生招生条件?

河南省2021定向师范生召生条件。

一,参加高考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含往届。需本人所在地设岗县,市,区的户籍,方可报考。

二,要求考生思想品德优良,热爱教育事业,立志长期从教,积极投身农村教育和特殊教育。

三,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即要符合国家《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相关规定和(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能够较好的适应农村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六、2018特岗教师河南省

2018特岗教师河南省:打造未来教育的希望之星

近年来,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取得巨大的进步与发展。特岗教师项目就是其中一项推动教育公平与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在2018年,特岗教师项目在河南省的实施更是呈现出了一片希望的光景。

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河南省一直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河南省在2018年推出了特岗教师项目,旨在通过选拔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培养和支持他们成为优秀的教师,来改善农村地区和艰苦条件学校的教育水平。

特岗教师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有意愿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宝贵的发展机会,也为偏远地区的学生带去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在河南省,特岗教师们积极投身到各自的教学工作中,用真心和智慧培养着下一代的希望之星。

选拔优秀教师 提升教育质量

特岗教师项目的选拔过程非常严格,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考核和面试。参与选拔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经过层层筛选,并通过专家评审的人才才有机会成为特岗教师。

通过这样的选拔机制,河南省能够选拔出一批真正具备教育热情和教学才能的优秀教师。这些特岗教师在到达学校后,积极融入校园文化,了解学生需求,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真心付出,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特岗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教育的引路人。他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特岗教师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变命运 点亮未来

在特岗教师项目的帮助下,河南省的农村地区和艰苦条件学校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曾经长期面临教师短缺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如今有了更多的优秀教师的加入。

特岗教师们的到来不仅仅填补了教师缺口,更为学生们带来了希望和梦想。在过去,很多农村地区的学生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而现在,特岗教师们的到来,让这些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机会。

特岗教师们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领域。他们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努力奋斗。在特岗教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的成绩不断提高,他们不再因为家庭出身而受到限制,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可以去追求自己理想的未来。

特岗教师的未来与发展

特岗教师项目的实施为河南省的教育事业带来了积极的变化,同时也为特岗教师们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作为一名特岗教师,不仅可以得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赞许,还有机会参与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特岗教师们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成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肯定,为他们今后的教育事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特岗教师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素养也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优势。许多特岗教师在项目结束后,选择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更大的成就。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具备了更高的教育水平,可以为学校和教育机构带去更多的创新和进步。

总结

2018特岗教师河南省项目的实施将教育的希望之星点亮在黄河中原。通过选拔优秀教师和改善教育环境,特岗教师项目为河南省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特岗教师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公平和教育梦想的追求,他们用爱心和智慧引领着学生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希望特岗教师项目在河南省得到持续的支持和发展,为更多农村地区和艰苦条件学校的学生带去希望和改变。

七、2018年江苏省乡村教师定向招生计划选修方面有什么要求?

2018年泗阳县共招录定向培养师范生90名,小学教育专业招录50名、初中教育40名。小学教育50名中招收理科生30名、文科生20名,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负责招生。初中教育40名,分别由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扬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等5所院校组织培养,各专业分布情况详见江苏招录报。

八、2018年河南省教师评价标准?

(一)教师

1.城市教师讲授过县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获县级二等奖或市级三等奖及以上等次)、示范课或观摩课;农村教师讲授过县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示范课或观摩课。

2.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城市学校教师受到以下表彰之一:

(1)获得县级政府综合表彰,或教师节期间获得县级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

(2)在师德师风方面表现突出,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联合评选为市级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1次或县级2次;

(3)担任班主任工作3年以上,所带班级被评为县级文明班集体,或者本人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申报“少先队工作”专业的人员所带共青团、少先队被评为县级先进团委、团支部、少先队,或本人被评为县级优秀团(队)辅导员、模范团(队)干。

(4)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1次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2次。

农村学校教师受到过县级综合表彰、师德表彰、班主任表彰、专职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表彰或教育教学工作单项表彰1次。

3.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行课程改革、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以下业绩之一:

(1)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

(2)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县级教育

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

(3)主持辅导学生社团活动3年以上,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表彰或组织观摩学习;

(4)城市学校教师在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突出,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6名),获得省辖市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6名)参与并完成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农村学校教师在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成绩突出,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6名),获得县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或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6名)参与并完成县级教科研课题研究。

(二)教研人员

1.省教研员讲授过省级及以上有关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其他教研员讲授过上级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

2.每学年在本级或上级区域讲授示范课、开设教学专题讲座等2次,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3.在教学研究、改革和实践中取得以下业绩之一(乡镇中心校教研员不作要求):

(1)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6名),获得省辖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奖励;

(2)作为主持人,获得省辖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3)省教研员参与并完成(限前3名)省级本学科(领域)教科研课题1项,市、县教研员参与并完成(限前3名)市级本学科(领域)教科研课题1项。

4.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水平,省教研员在教育教学类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2篇,市、县教研员在教育教学类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学科(领域)学术论文1篇,乡镇中心校教研员参与并完成(限前3名)县级教科研课题1项或在教育教学类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1篇。

5.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获得县级政府综合表彰;或者教师节期间获得县级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或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受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1次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单项表彰2次。

第十一条 一级教师破格评审条件

破格申报评审一级教师任职资格人员,除具备一级教师正常晋升条件外,还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超额完成单位规定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任务,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二)近5年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1次。

(三)讲课答辩获优秀等次。

(四)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两条(其中第1、3条为教师必备条件,第2、3条为教研人员必备条件),经专家综合评价,达到一级教师水平。

1.讲授过县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获县一等奖或市二等奖及以上等次)、示范课或观摩课,获得好评。

2.主持并完成相应级别本学科教科研课题1项。

3.获得县级政府综合表彰;或者教师节期间,获得县级政府综合表彰的优秀教师或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

九、2018年河南省教师晋级职评条件?

一、拓展优秀教师职称晋升绿色通道

为鼓励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对任现职以来获得以下业绩之一的人员,经省人社部门批准,可以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专设职数评聘中小学高级教师:

(一)教师节期间综合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

(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励的主要完成人(限前六名)。

(三)中原名师。

(四)省级名师、教师节期间综合表彰的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同时获得省基础教研室规范组织的省优质课一等奖的人员。

二、加大对基层和农村一线教师的政策倾斜力度

为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安心基层一线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对基层和农村学校实行以下政策倾斜:

(一)对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实行同样的结构比例控制标准。

(二)对在农村教学第一线连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满30年,且当年年底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满5年的农村教师,可以不受单位结构比例限制,专设职数考核认定和聘任中小学一级教师,通过考核认定取得的资格与评委会评审具有同等效力,退休后其专设职数自动注销。

(三)以农村教师身份申报的人员,评价标准在城市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要求。以农村教师身份申报人员须近3年以来在农村学校任教,取得的任职资格仅限在农村学校聘任,如交流到城市教育教学单位,须按城市评价标准进行转评,转评后其在农村和城市的任职年限和聘任年限累计计算。

(四)对于专职从事教育管理的校(园)长和编制在学校的县(市、区)教研室、乡镇中心校教研人员,经人社部门批准,可以以县(市、区)为单位分别按不超过当年当地审核后教师申报总数的3%单独核定教育管理和教研员高、中级职数,并由县(市、区)集中进行推荐,职务聘任时纳入其编制所在单位的结构比例管理。

十、贫困专项定向招生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为改变命运而努力

贫困是一个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教育方面的发展而言,贫困家庭的孩子经常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学习条件恶劣的情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应运而生。

什么是贫困专项定向招生?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简称“贫专招”,是我国教育部门为改变贫困学生命运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是针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根据其经济状况、学业成绩等综合条件进行选拔的一种特殊招生方式。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的意义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的实施对于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使贫困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升其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打破贫困的循环。其次,贫困家庭的孩子通常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实现自己的梦想。此外,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还有助于推动教育公平,减少教育资源的不平衡现象。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的实施策略

为了使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能够更加有效地落地实施,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

  • 开展定向招生政策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于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的认知,并引导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参与其中。
  • 建立完善的申请和评审机制,确保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 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提供综合性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资助政策。
  • 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帮扶和指导工作,提供必要的学业和生活指导,帮助他们良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的影响与展望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无数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这个政策获得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贫困专项定向招生只是一种解决方案,仍然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改善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状况。

未来,我们希望贫困专项定向招生能够在政策设计和实施方式上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也期待社会各界能够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贫困专项定向招生不仅仅是一项教育政策,更是一种希望的体现。通过这个政策,我们可以看到改变命运的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追寻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