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炼的轨迹读后感?
《修炼的轨迹》的读后感;首先感受到的是它的厚重。厚重的外表,厚重的内涵。一位位特级教师、特聘教授、正高级,一位位园长、校长、专家楷模。他们娓娓道来地讲述着成长的历程,荣誉和职称背后的故事,有才、有爱的他们,用坚定的付出走出了自己的成就之路,成为了教育的光和热。
《修炼的轨迹》第一篇就是于漪老师写的文章。以前在教师读本上看到过介绍于漪老师的文章,当时并不“感冒”。直到看到于老师的讲话视频,真的是一言一行皆能动人。没有条条框框的一二三四,没有归纳出来的押韵起伏的小标题,我却从那连贯的、流畅的故事叙述中,看出于老师对孩子们的真心实意。“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体,都应敬畏,都应呵护,都应热爱。”于老师不顾自己的伤势,半夜背学生去医院。于老师对学生有责任心、有满腔热情满腔爱,再调皮、再有坏习气的学生,于老师也不放弃。知道于老师病了,学生赶来探望,哽咽地喊“于老师你不要死”,我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是怎样的师生情啊!人心也是肉做的,于老师的真情付出才有了学生的真情回馈。没有半点夸大其词、没有虚张声势,也没有自我炫耀,就是那朴实而真挚的师爱。
从叶圣陶先生的爱,于漪老师的爱,张思恒校长的大爱,这些年听说、认识了不少师爱。于我,教书是一份职业,爱生是我的责任。我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我锤炼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学到知识,培养各种要求的能力,对学生负责。我对学生没有偏见,即使原先成绩再差的,也努力找到他的提升点,鼓励他解决困难,即使成绩再好的,我也没有特别喜欢。现在想来,我可能有点冷血。我姑且称之为摩羯座人的特质,亦或是理科的人特点——冷静、理智。不因成绩好而喜,不因成绩差而悲。原先的我,可能更多的是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学生乖乖的听话守规矩。有活动时尽力参加,有考试时尽力考好。曾经的我不了解他们,也不知道他们要什么,我只知道成绩、能力,给他们我能给的。
要说学生怕老师找家长,其实我一开始也怕找家长。跟家长谈什么?TA又帮不上忙,在家不会写作业TA也不会辅导,在学校不听话是你老师没办法没能力。学生做的好了是他应该做的,做得不好的跟家长说了就是在告状。直到后来学校要求家访,我才知道,有好多可以和家长聊的,基于你想了解学生。你了解他、他的家庭,你才知道他要什么,需要你给他什么。
孩子什么都知道。我特别赞同于漪老师的话。最早是有位小邓同学,初三重新分班后划过来的,找他谈话时他就喜欢看着你的眼睛。我只偶尔说到他姐姐时他才红了眼眶,我才知道其他的成绩之类劝说都不是他要的。谁说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听家长的,至少我现在接触到的学生,都是把家放在第一位的。
得益于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家长们不再要求孩子拼命读书寻找出路。于漪老师的孩子需要教育改变命运,而我们的孩子已经得以温饱了。现在的社会普遍认为,成绩好、好学校,不一定有好工作、好人生。成绩带不来他们想要的,读书不再是他们的出路,他们可能更想要的是手机、游戏,而根本上,手机可以和人沟通,游戏可以获得成就感,这才是他们要的——要成就、怕寂寞。时代在变,教育也得变。我不能还是只给学生成绩、能力,我得想办法让学习变得有趣,也得让学校有家的感觉,即使是成长路上的一个驿站,也必须是温暖的。给学生温暖、有趣,“修炼”了那么久,我想,这就是我现在得给孩子们的爱吧。
二、优秀教师的修炼之路?
1. 提高专业素养: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基础,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关注学生:优秀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3. 教学反思: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与同行交流:优秀的教师应该与同行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和资源,互相学习和提高。
5. 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优秀的教师应该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和趋势,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6. 热爱教育:优秀的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工作充满热情和激情,不断追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优秀教师的修炼之路需要不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同时需要关注学生、与同行交流、参加培训和研讨会,以及热爱教育事业。
三、考特岗教师必读书籍读后感
作为一名考特岗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知识,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阅读一些优质的教育书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可以激发我们对教育的热爱和激情。在这篇博文中,我将推荐几本对我个人影响深远的书籍,并分享一些关于读后感的观点。
1.《教育心理学》
这本由王铁岩编著的《教育心理学》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参考书籍。它详细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并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操作指导教师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指导教学实践。我在阅读这本书时,深刻认识到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对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学到了很多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是人类学家尼尔·布朗斯彻斯基的一本著作,他在书中阐述了提问的重要性以及提问的艺术。作为一名考特岗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提问的技巧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习这本书,我深刻理解了提问的技巧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3.《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是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的畅销书。通过举例和研究,他阐述了刻意练习的重要性和方法。作为一名考特岗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刻意练习,我们可以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训练,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4.《赋予学习力:给孩子更有竞争力的成长力》
这本《赋予学习力:给孩子更有竞争力的成长力》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S·德韦克的作品,他通过科学研究和案例分析,探讨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和竞争力。作为考特岗教师,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方法和策略,对我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发。
5.《激发学习潜能的课堂教学策略》
这本由埃里克·詹森编写的《激发学习潜能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一本以教师教学策略为主线的教育学著作,其中详细介绍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作为一名考特岗教师,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创新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上是我个人推荐的几本对于考特岗教师来说必读的书籍。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深感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也明白了自身作为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希望这些书籍对你们的教育事业有所启发和帮助。
四、教师读书寄语的好处?
读书,可以开拓你的知识视野。据有关专家研究说明:人的知识来自于老师传授的不到20%,而通过自己课外阅读和生活理论获取的超过80%,其中课外阅读又占绝大部分。做为职业老师,你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仅靠过去老师教给你的那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当今的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在迅猛开展,知识的更新变化加快,要靠自己平时不断地探究阅读——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在浩瀚如海的知识中,选择阅读自己有用的东西,积蓄在脑库里,到教学时,你才能根据需要翻开闸门-—让源源不断的知识泉水流进学生的心田.
五、教师多读书的诗句?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六、优秀教师的自我修炼摘抄?
1、人只要努力就会有不期而遇收获。
2、我们需要摒弃勿忙的行走习惯而返回到学生内心、邀请学生检验自己的生活;需要直面生命个性并关照学生的真实兴趣和情感;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生成观念、敢于质疑,构建自己的立场;需要尊重和欣赏学生的选择和幼稚,把错误作为教育资源和真正学习的起点;需要把自己的学科加以拓展,跨学科整合课程,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学习。
七、魅力教师的六项修炼?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爱国守法。这是作为老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八、读书的视频观后感?
观看读书的视频,感觉非常方便实用。通过视频可以快速获得书籍的核心内容,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节省时间。同时,视频还能够为我们展示书中的图表、表格等内容,便于理解和掌握。总的来说,读书的视频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获取知识。
九、读书的意义观后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古人用寥寥数语将读书的乐趣娓娓道来,虽不尽完备,亦让人对读书产生无限向往。
读书,可获得投入的快感。无论你是轻轻吟诵叶芝的“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还是捧着福尔摩斯的侦探小说随着情节发展推敲谜底,抑或就只是静静地坐在角落听《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老妇人守着火种给你讲鄂伦春的故事,又或者抱着科幻书籍探求茫茫宇宙,你都沉浸在书中的境界,与纷繁的现实暂时割裂开来,没有现实的悲伤,没有世俗的欲望,只是随着那些语言那些故事那些情感那些思想欢喜、悲愤、落泪、思考。
你的心渐渐充溢起来在这个用文字构造的世界里自由翱翔,褪去所有伪饰显出人性最可爱也最本真的一面。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我常常打着手电看书,不知不觉已凌晨,才恋恋不舍合上书本,然后带着满足沉沉睡去。
读书,让人有收获的喜悦。烦闷无聊之时看些闲书可娱乐消遣,扫除寂寞的时光。当然更重要的是读书可以丰富人的心脑。如果把我们未知的世界比作一个圆,连伟人们都说他们的圆如此巨大更何况是凡夫俗子的我们?读书,可以巩固扩充我们已知的知识使之具有深度,同时还可填充我们未知的空白增加知识的广度。
其次,读书 可以慰籍启发人的心灵。当你读到小男孩捧着20美元对父亲说“爸爸,明天你可以提前一小时回来吗?我想跟你一起吃晚饭。”时你就应该想想学习工作之余还要多留一点时间来照顾家人;当你看到“我只是没有鞋子,而他没有脚。”时你就会暗自庆幸其实自己很幸运虽然你也有很多烦忧困苦,并乐观地生活下去。读书让人的情感充裕起来,学会同情关心别人,善待自己,使自己保有完整的人性,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不致于麻木、冷漠。读书还可明理。
比如读一些诸如哲学类的书籍可提高自己的认知意识,对人生对世界有更深刻地认识,有一种博大的终极关怀。
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读书归纳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也。细细揣摩,渐入佳境,其乐无穷。
现在,当我抱着书坐在自习室里如饥似渴
阅读的时候,开始后悔当初怎么没早意识到这一点白白浪费了那么多光阴。还好亡羊补牢,未为晚矣。近来很忙,很少翻书。发短信给高一时的语 文老师,她说:“读书可益智养性,忙中可偷闲
十、教师每日读书反思的好处?
我个人认为:教师每日读书反思的好处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