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行政课的看法?
行政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技能。通过学习行政课,我们可以学习到组织管理、决策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这对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行政课还能培养我们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总之,行政课对我们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对邹慕白行书的看法!~?
邹先生的硬笔字还是很有水平的,温文尔雅,不激不厉,既富传统书法的底蕴,又有自己的面貌,完全可以取法。楷书行书都好,都可以买。如果是初学者,建议先练一段时间邹先生的楷书,再学他的行书,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三、谈谈你对网课的看法?
整篇回答还是有点枯燥的。说理性很强。
1.虚度光阴:每次开课,有些老师会点名。这段时间你是选择背几个单词还是等待看人来没来的笑话,在你自己。讲课中途提问问题同上。
上网课毕竟不同于学校上课,一听一个多小时轻易着不住。还强制你必须听,钉钉上听课时间统计精确到秒。个人觉得假期应该是查缺补漏最好的时机,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自主安排各科学习时间。比如我英语很弱,结果每天被其他课排的满满,想在其他课补补英语吧,心里又怕错过什么重点,不敢不听。网课限制了我们自由复习的机会和条件。此乃虚度光阴之没有规划。
2.力挽狂澜:不要太高估自己的学习欲望,如果没有网课,想必多数会玩的浑天黑地,请不要反驳我这句话,如果没有老师,家长的监督,绝大多是是没有足够自制力的。
网课的目的就在于尽最大的努力留住同学们日益懒散的学习心,以及不进则退的知识水平。做题需要题感,题感需要不断的练习,这也是学习会不进则退的原因。其实知识都是这样,人们永远都在和遗忘做斗争,而战胜遗忘的最好方法就是重复。保持题感至关重要。
开设网课遭很多人吐槽,也有同学调侃钉钉,导致人家躺着中枪,评分低至濒临下架。其实这个时候学校能为我们做的也只有这么多。其实我们都明白这样的效率并不是很高,你我明白,老师们更明白。他们只是想最大限度保留你的知识,不要让你忘的太彻底,导致开学后教学难度急剧增大。
四、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
唐代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中国古代讲究师道尊严,在师生关系和感情方面关注较少,殊不知,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加工的“产品”是有血有肉,带温度和感情的。因此教师的传道授业是要学生配合和回应的,是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接收的,是要他们将来依恋感恩老师和回报社会的。所以只有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够的。
在我看来,教师的作用应该由这几个词来涵盖:引导、传授、抚助、约束、警示、陪伴。
(一)、引导:主要包括思想、知识的启蒙,把孩子引入知识的殿堂和学习的轨道上来。特别是引导一个个懵懂无知的顽童少年成为爱学习、会学习、会做人、有思想,有理想,有自主意识的人,何其重要!著名诗人徐志摩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开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主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足见启蒙引导的重要。
(二)、传授:知识的掌握,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师的传授,即韩愈的“授业、解惑”。这方面要求老师“桶水”要满,教法要多,综合素质要高。在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以上,尤其重要。尽管现在有电脑,有白板,有网络,有平台,有人工智能,有微课慕课……但这些都只是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换代,只能起辅助作用,学校教师的传授作用依然是最主要的。
(三)、抚助:教师乃至学校教育、整个社会的一个教育功能就是抚助。这也是促进教育发展均衡,促进教育公平的方法和手段。老少边穷地区、贫困地区教育,农村教育都需要抚助。
相对于教师,学生是弱小的。初中低年级以下的孩子大多是无条件的听从老师的。老师采用冷漠的、粗暴的,甚至暴力的方法进行教学,对孩子无疑是一种伤害。比如当着全班孩子的面教师用手脚“惩罚”犯错误的“顽童”,看似有杀一儆百的作用,实则对很多胆小的孩子、女孩子是一种折磨和伤害。因为有很多孩子是不需要在他们面前“杀一只鸡”威慑的。
有许多贫困的、弱小的、学困的、残疾的,或者有生理缺陷、有心理障碍的孩子,是需要老师了解、关心和抚助的。即使有的学生上了大学,但他们的孤独自卑没有得到关心、疏导和帮助,就有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自杀的。有个别无良老师或导师不但没有抚助学生,甚至成了学生自杀的元凶。
(四)、约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人处事,思想道德,人品素质是需要规范的。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约束的。中国古代提倡“师道尊严”;今天提倡“还教师惩戒权”,主要是指在学生养成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约束和惩戒。“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古人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我看来都是指学生行为习惯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五)、警示:学生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有困惑,有迷茫,甚至有曲折,有“犯浑”的时候。在教育过程中,经常看到学生思想发生波动偏差,性格走向极端,出现逆反和叛逆的情况。这些就需要教师发挥警示作用,甚至在这些问题出现之前,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警示。“孟母断机教子”、“胡母罚跪、数落胡适”,《伤仲永》,“孔融让梨”,这些故事和文章都有警示和教育作用。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网吧,有的早恋,有的沉醉于吃喝玩乐、穿着打扮。老师就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警示和唤醒,个别的“泼盆冷水”,“体罚”惩戒一下,下些“猛药”也是必要的。
(六)、陪伴:教师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陪伴,孩子的成长、成才是离不开教师陪伴的;师生感情也是靠长期朝夕相处积累的。古今中外无数个师生关系和感情深厚、交往密切长久的故事都显示了教师的陪伴作用:著名作家魏巍对小学老师蔡云芝的依恋、怀念,普京总统见到小学教师的亲密相拥……这里边都能看到老师陪伴的影子。教师不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能被网课抢了饭碗,原因就在于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体,其成长发展,成为有精神、有情怀的人是需要同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老师来陪伴和呵护的,其他无生命的、无感情的事物再先进也无可替代。
五、作为教师对减负的看法建议?
减负对学生来说,并不是都掉书包,少学习或不学习。对学校来说,也不是大量的减少学习的内容。因此,搞清减负的真正实质,是学生和学校都要首先认识的问题。只有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减负,才能切实把教育教学落到实处,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六、对电气控制这门课的看法?
电气控制这门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一门专业技术。也可课一招鲜吃变天。适用很多行业。比如,暖通,简单到空调的启停,复杂到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而调节冷,热媒水而达到即解决定温恒定舒适,又能节约能源的目的。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往大里讲,可服务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据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
七、对毛概课的看法和建议?
1.毛概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上课听听就行。
2.选择题的考点,一般来说包含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献、会议、人物以及纲知领和方针路线等等,隐藏在教材章节的道字里行间,极不容易发现。这时,就需要在读书的初始不能只粗览全书,而要细细研读,发现有这方面的内容,便要作下标记,方便日后在学习中加深记忆。
3.学毛概不能死记硬背,大体上掌握主要的专思路。关注国家的一些政策,国情等。
4.有问题请教自己的父母长辈,由于他们大多经历过解放后那个动荡的年代,所以对此有着比我们更深刻地了解。随着茶余饭后的聊天,一些生僻的名词在他们的口中变得鲜活起来,单调的学习也变得生趣盎然,不必死记硬背,便属掌握了许多知识点,确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八、对教师评定孩子操行评语的看法?
从老师的评语中找到孩子的缺点和优点!
九、谈谈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看法?
我觉得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关爱学生,教师不仅教授学生知识、技能,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作为教师,要有甘为人梯,敢做蜡烛的精神。教师承担者未来的希望,其作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
教师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的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教师劳动与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常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任何一名教师,不管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不管他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并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这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
十、对教师末位淘汰有啥看法?
董明珠在一次采访中说:我从不搞末位淘汰机制,因为这一个队伍中总有排在最后一个的。那你永远把这最后一个淘汰是不公平的,我觉得给他最合适的岗位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董明珠会这样说?能进入格力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既然进入了格力,说明就是优秀的人才,我既然用了你,就不会轻易淘汰你,只会帮你进步,把你放在更适合的位置。
教师是人不是神,董明珠说的对,没有哪位教师永远排名第一,就算同时教两科也不会并列第一,搞末位淘汰制是各级领导管理老师的惯用工具,是个人行为,是来管理广大一线教师罢了,广大教师敢怒而不敢言,特别是民办学校,非常突出。
笔者以前在一所乡镇中学,我们学校对学生也实行末位淘汰,当然这个末位淘汰是让重点班的学生倒数后三名(每次考试倒数1~3名,至少是一位学生),把“淘汰”的学生分到普通班,这样重点班的学生看似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实受影响的就是最后几名学生,为了不被淘汰只能努力刷题。然而这些重点班淘汰的学生进入普通班之后,虽然开始的时候是佼佼者,可是成绩会越来越差,到最后连普通高中也考不上了(普通班的前几名可以考上重点高中)。
而从普通班考的成绩好的学生,如果进入了重点班,会感到老师讲得太快,反而不适应,最后自己的成绩反而也下降了,最后也没有考到好学校。“末位淘汰”不仅对重点班的学生不利,对普通班的优等生也不利。不过好在普通班的优等生可以选择不去重点班,而重点班淘汰的学生必须去普通班。
学校为了升学率不择手段,这样考试时孩子不紧张吗?一个期中期末考不好的代价太大了,谁都有松懈的时候,紧张的时候,犯错的时候,为什么给孩子一个机会吧!
不要搞成绩末位淘汰制,成绩不是最主要的,应该让孩子包括老师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刚才说的是对学生末位淘汰,如果对老师末位淘汰,这样做的后果最终影响的是孩子。哪怕你在最好的班,也有最后一名;哪怕你综合分数考得好,也有弱科;哪怕你经常考好,也有下降的时候。
当大家都在逐利的时候,认为末位淘汰是理所当然的。为了利可以什么都能放下,因为“利“蒙蔽了人眼。
末尾淘汰在教育界来说会让老师们变得功利心极强,这样没有哪个老师还会想着改变差生的命运,没有耐心慢慢对待每个学生。而善于钻营的人容易留下。功利心强教出来的学生又会是怎样,以后这个社会变得只认成绩和钱。
有这么两位教师,A多年教优班,学生成绩特好,A特喜欢钻研课堂教学,所以A多次上公开课多次获奖;B多年教差班,学生成绩差,B喜欢钻研和学生相处的艺术,所以B的班主任工作非常出色,学生很喜欢他。如果要末位淘汰的话,淘汰谁?
上面三令五申,学生成绩一定不能公开排列名次,说这是不尊重学生。对老师却搞个末位淘汰制,这对老师来说,受到尊重了吗?
末位淘汰老师是因,末位淘汰学生是果,末位淘汰老师说明领导的高高在上,末位淘汰学生说明老师的无可奈何!
没有一位教师一定保证不倒数,每个教师都曾辉煌过,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淘汰,那每个人都有机会!当战战兢兢,朝不保夕的时候,还有教育情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