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怎么划分?

116 2024-12-07 03:35 中山人才网

一、体力劳动强度的级别怎么划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是确定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根据。应用这一标准,可以明确工人体力劳动强度的重点工种或工序,以便有重点、有计划地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体力劳动强度是按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进行分级,共有4个等级。

Ⅰ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kJ/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min,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kJ/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min,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kJ/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min,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Ⅳ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kJ/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min,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二、体力劳动强度是怎么分级的?

Ⅰ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Ⅱ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Ⅳ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三、女职工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体力劳动强度是按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进行分级,共有4个等级。

Ⅰ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kJ/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min,相当于轻劳动;

Ⅱ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kJ/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min,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Ⅲ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kJ/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min,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Ⅳ级体力劳动是指8h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kJ/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min,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四、出租车司机体力劳动强度的几级?

劳动强度 主要指体力劳动强度,通过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计算劳动强度指数而得。

一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百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二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三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四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驾驶员究竟算几级劳动强度的,这个还真没有统一标准,各个公司都不一样,你可以自己对比自己的净劳动时间对比下。 希望能帮助你。

五、国家规定体力劳动强度如何分等级?

1级: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9千焦,劳动时间293分钟2级:5560千焦,劳动时间320分钟3级:7310千焦,劳动时间350分钟4级:11304千焦,劳动时间370分钟字数有限,希望有帮助

六、什么是国家规定的IV级体力劳动强度?

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是以劳动强度指数来衡量的。劳动强度指数是由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平均能量代谢率两个因素构成的。劳动强度指数越大,体力劳动强度也越大。反之,体力劳动强度小。标准中规定:劳动强度指数大于50,为Ⅳ级。

七、什么是国家规定的III级体力劳动强度?

是指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中规定的第三、四级体力劳动的劳动。第三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1764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八、大型养路机械司机属于哪一种体力劳动强度?

同意中等强度。干线上,设备正常时,在封锁时间里干活最多3个半小时,比较轻松;但干完活等开通,以及来回运行挺磨时间,熬人;回到驻地设备保养是个力气活,个人感觉挺累。如果设备不正常,配合修车那个就不好说了。

九、劳动法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指的是什么?

国家标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3869-1997)中规定的第Ⅲ级的体力劳动强度。 体力劳动强度的大小是以劳动强度指数来衡量的。 劳动强度指数是由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平均能量代谢率两个因素构成的。 劳动强度指数越大,体力劳动强度也越大。反之,体力劳动强度小。 标准中规定:劳动强度指数小于15,体力劳动强度为I级;大于15小于20,为Ⅱ级;大于20小于50,为Ⅲ级。 若需了解其工种劳动强度的大小,请当地劳动部门劳动安全卫生检测站实际测量和计算。 目前没有列举。 Ⅲ级体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746大卡/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建筑工地现场施工工人如搬运工、搅拌工等等应该都是。

十、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的标准是什么?

第四级体力劳动就是在8小时工作日内,人体的平均能量耗费为2700大卡,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例如,煤厂的煤仓装煤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869—83(国家标准局1983年9月29日发布1984年12月1日起实施) 全文 本标准适用于以体力活动为主的劳动,劳动强度的分级是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依据。 1.基本定义 1.1平均劳动时间率 系指一个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即除休息和工作中间持续一分钟以上的暂停时间外的全部活动时间)与工作日总时间的比,以百分率表示。通过抽样测定,取其平均值。计算方法见附录A。 1.2能量代谢率 将某工种一个劳动日内各种活动与休息加以归类,测定各类活动与休息的能量消耗值,并分别乘以从事各该类活动与休息的总时间,合计求得全工作日总能量消耗,再除以工作日总时间,以千焦耳/分·平方米来表示。 计算方法见附录A。 1.3劳动强度指数 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由各该工种的平均劳动时间率,乘以系数3,加平均能量代谢率乘以系数7求得。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计算方法见附录A。 2.体力劳动强度分级 体力劳动强度按劳动强度指数大小分为四级见下表。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表 -------------------------------- 体力劳动强度级别劳动强度指数 -------------------------------- Ⅰ<15 Ⅱ~20 Ⅲ~25 Ⅳ>25 -------------------------------- 2.1Ⅰ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3558.8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1%,即净劳动时间为293分钟,相当于轻劳动。 2.2Ⅱ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5560.1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67%,即净劳动时间为320分钟,相当于中等强度劳动。 2.3Ⅲ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7310.2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3%,即净劳动时间为350分钟,相当于重强度劳动。 2.4Ⅳ级体力劳动 8小时工作日平均耗能值为11304.4千焦耳/人,劳动时间率为77%,即净劳动时间为370分钟,相当于“很重”强度劳动。 附录A: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的计算方法(补充>) A.1平均劳动时间率T计算方法 每天选择接受测定的工人2名,按表A1的格式记录自上工开始至下工为止,整个工作日从事各种劳动与休息(包括工作中间暂停)的时间,每个测定对象连续记录3天,取3天的平均值,再求出劳动时间率。如遇生产不正常或发生事故时,不作正式记录。 表A1劳动时间测定计录表 ------------------------------- |||主要内容(如物体重量、 动作|开始时间|耗费工时| |||动作频率、行走距离、劳 名称|(时、分)|(分)| |||动体位等) ----|------|------|------------ ||| ----|------|------|------------ ||| ----|------|------|------------ ||| ------------------------------- A.2能量代谢率M计算方法 根据表A1的记录,将各种劳动与休息加以归类(近似的活动归为一类),然后分别计量从事各类劳动与休息时呼出气的体积,按表A2的内容及计算公式,求出各项劳动与休息时的能量代谢率,分别乘以相应的累积时间,最后得出一个工作日各种活动和休息时的能量消耗值,再把各项能量消耗值总计,除以工作日总工时,即得出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 表A2能量代谢率测定记录表 ------------------------------------- 工种:动作项目:年月日 ------------------------------------- 姓名:年龄:岁身高:厘米 体重:公斤体表面积:平方米 ------------------------------------- 1采气时间:分秒 ------------------------------------- 2采气量(气量计的终读数减去气量计的初读数)升 气量计的终读数升 气量计的初读数升 ------------------------------------- 3量气时气温℃气压帕斯卡 ------------------------------------- 4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换算系数由标准状态下 干燥气体体积换算表查得 ------------------------------------- 5换算标准状态呼气量:采气量乘标准状态下干燥气体 换算系数升 ------------------------------------- 标准状态呼气量 6换算每分钟呼气量:-------升/分 采气时间 ------------------------------------- 7换算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 每分钟呼气量 -------升/分·平方米 体表面积 ------------------------------------- 8计算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 logYe=0.0945x-1.15984………(1) log(13.26-4.1868Ye)=1.1648- 0.0125x…………………………………(2) ------------------------------------- 注:①Ye为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x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每分钟呼气量。 ②每分钟肺通气量3.0>7.3升时采用公式(1):每分钟肺通气量8.0>30.9升时采用公式(2); 每分钟肺通气量7.3>8.0升时采用公式(1)和公式(2)的平均值。 A.3劳动强度指数I计算方法 劳动强度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I=3T+7M 式中: I——劳动强度指数; T——劳动时间率 工作日内净劳动时间(分) =------------(%); 工作日总工时(分) M——8小时工作日能量代谢率(千焦耳/分·平方米); 3——劳动时间率的计算系数; 7——能量代谢率的计算系数。 注:净劳动时间,为一个工作日除去休息及工作中间暂停的全部时间。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人事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永中、李天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