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参公转公务员条件?

204 2025-03-15 08:02 中山人才网

一、参公转公务员条件?

参公转公务员具备的条件

1、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务必要超过1年。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了改革,体制内不允许报名,但这个是不包含事业单位的,所以还是可以大胆去报名的。(现在好多省不允许在职公务员、参公参加考试,具体参考当地公告)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

3、破格提拔的情况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但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二、参公转任公务员流程?

具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身份的事业人员转为公务员,目前来说有四个途径:

一是通过各级公务员招考或公开选拔的方式由参公人员身份转变为公务员身份,这种情况一般有年龄、任职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参公人员都能通过这一途径转为公务员。

二是根据公务员调任的有关规定,比如,在县这一级干部身份的参公人员提拔副科及副科以上领导职位后,试用期满后,可以调任到相应级别的公务员岗位。这个调任也有年龄限制,一般科级干部不能超过40岁,处级干部不能超过45岁,在乡镇工作的科级干部年龄可以放宽到45岁。

三是原来通过公务员(参公单位参公人员)招考进入参公事业单位工作的,这类人员经过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可以交流到公务员岗位任职。

四是参公人员所在的单位由参公事业单位登记为公务员单位后,作为班子成员的事业人员,可以由上级组织人事部门批准登记为公务员。

三、参公转任公务员最新规定?

参公人员要转任公务员可以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参加国省考,考取公务员;参加各级公选丶遴选;破格提拔;其中各有报考条件和各种条件要求。

四、参公转公务员有什么规定?

参公公务员是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在管理上和待遇上与公务员基本一致。

五、参公转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

参公转公务员具备的条件

1、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

每年各省都有1-2次省级公务员招考,主要岗位设置在乡镇,部分岗位为公安干警、法院、检察院岗位等。如果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要去参考,工作年限务必要超过1年。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进行了改革,体制内不允许报名,但这个是不包含事业单位的,所以还是可以大胆去报名的。(现在好多省不允许在职公务员、参公参加考试,具体参考当地公告)

2、参加各级副科岗位选拔(公选)

有时,根据工作需要地级市或者县政府会面向本地区或者全国,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岗位或副科工作岗位(储备干部)。这类考试要求报考人员最少具备3年工作经验,年龄也有具体要求,总体来说,要求很严格。

3、破格提拔的情况

原则上事业编制不会自动转为公务员编制,但如果某个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工作特别突出、年度考核连续都是优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见的有,某单位引进高科技紧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为副科级干部等。不过这类情况很少见,而且对人的要求特别高。

六、参公转公务员多久可以晋升职级?

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针对的是公务员和参公人员。也就是说参公人员不管转为公务员还是不转职级晋升规定都是一样的。具体的晋升条件是在下一级职级是任职两年以上,考核在称职以上,同时上级职级岗位有空缺,就可以晋升到上一级岗位。

七、参公转任公务员需办哪些手续流程?

需要办理公务员登记,落编制,办理社保工资手续等。

八、想由参公转事业编,通过商调可行吗?公务员统考的参公编制,机构改革后到事业单位,想转为纯事业重新考试?

没听过可以直接转,

九、参公转事业职称怎么办?

参公转事业职称可以不用考虑,因为参公转事业一般是转事业管理岗位,事业管理岗位已经实行了职级并行,没有职称一样可以提高级别,按级别工资执行,如果自己有专业技术,也可以转技术岗,这样的就只能从头考评技术等级资格,年轻的可以考虑这样。

十、参公转正定级表填表说明?

填写说明

一、《新参加工作人员转正定级表》为人事档案重要材料,要求本人手写(一式1份),不得请他人代填。

二、“就业时间”:以有效的就业报到证(或其他就业手续)签注的报到工作时间为准。

三、“见习期起止时间”:

大学本科以下毕业生自报到之日起至工作满一年止;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生自报到之日起自明确岗位止。

四、“见习(学徒、熟练)期总结”:由本人对其见习期间思想、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做了哪些工作,具体业绩如何,还有哪些不足,以后努力方向等。

五、“工作单位意见”:由见习期所在工作单位填写意见及日期,并加盖单位公章(一般工作单位应与报到证备注的单位名称相符)。

六、“批准机构意见”:由省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加盖公章。

七、入学前已参加工作满一年并已办理转正定级手续的毕业生,无需再申请办理转正定级。

八、省人才交流中心拒收虚假材料,因提供虚假材料而引起的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九、此表个人不便送达的,可以邮寄,但要注明档案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