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2020年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

73 2025-01-05 10:40 中山人才网

一、2020年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

 2020年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是: (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

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二、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难度大不大?

2020届人文社科类专业士兵计划上岸选手,

中考被分流了,

去读的3+2高职。


选择大于努力,

选择大于努力,

不是你准备的有多好才能有学上,

而是你和你的竞争对手到底谁准备的好才有学上。

竞争性的赛道,

输家的背后才是赢家。

这是一场近乎开卷的考试,

你可以查到大多数学校过去三五年的专业课考啥,

你可以查到过去两三年考上需要多少分,

甚至到底谁来和你竞争为数不多的名额都是由你决定的!


我个人觉得专项考研会比一些地区的专升本/专转本要好考一些。

我自己的话是2016专转本失败看到了退伍升学政策入伍的,

2018年退伍出来后转了一圈,

发现高职(专科)能干的活无非是进厂、当十八线销售(那一年连我家那边的某中介都要求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做健身安保之类的,

所以就在2019年准备直接考研了。

当时是考的社工,考了304,英语考了四十多,政治考了五十多。

靠运气一战上岸了。


选择大于努力。

能不能上取决于你的竞争对手。


有退伍后复习了三四个月就上了的,

也有三战四战后才上的。

有专科考上211的(2021这一届的大连海事,管理类就他一个人报考,所以... 然后500档的卷死,所以选择大于努力),

也有一堆本科生被二本院校卡si(一堆求稳的,导致了一些二本院校的实际录取的分数线to the moon)。

选择大于努力。


关于怎么择校的话,

step1选择3-4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step2打开一些做了退役大学生专项计划录取数据整理的公众号,比如研途之士兵计划大数据。

step3找到你感兴趣的专业的全国各个院校的录取情况,研途那边大概是6米就能看到相关数据。

step4以社会工作为例:

当我花了6米,拿到了全国各大参与士兵计划招生的数据后,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能力到底是 250分?280分?还是300分?

如果我的能力是250分,那我要选择实际录取分在250分以下的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

如果我的能力是280分。那我要选择实际录取分在250分至275分的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

如果我的能力是300分,那我要选择实际录取分在250分至295分的院校,作为自己的目标.

三、2021年退役大学生考研专项计划?

有的,基本每一个双一流高校都有名额的,一般在30个左右,普通考研加分,可以包报考专项计划

四、大学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当兵几年?

大家都知道考公务员的难度系数有多大,基本是都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这么一个概念。这里面为退役士兵设立的这些专项名额,那就属于了特别通道了,难度系数上相比较而言,那当然小了很多,但是你必须是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才可以。

但是,这里面还存在一个什么问题呢,假如说你是本科毕业去当兵,可以转干或者转士官,如果转士官的话直接就是二期第二年,二期结束总共也只有4年,显然也不符合这个条件,所以说必须得干个三期总共8年才可以。假如说,你还不过瘾还想接着干,那就再转个4期,那就是12年,那到这时候,你选择的空间那就更多了。既能选择安置,又能选择逐月。

之前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只要当过2年兵就可以,您就像5年、8年享受到的待遇几乎是空白,很明显和鼓励大学生长期服役的导向不符,这次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白,也就是说现在大学生当兵服役时间越长,待遇肯定会越来越好。

五、2020年退役大学生专项考研计划?

2016年起,教育部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以下简称“大学生士兵计划”),专门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攻读硕士研究生。每年全国共安排“大学生士兵计划”5000人,专项专用,不得挪用。

从2021年(此次报名考试)起,扩大“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由每年5000人扩大到8000人。

专项计划考生的报名时间、初试时间、初试考试内容与普通统考生一致。

六、退役大学生考研专项计划能考几次?

退役大学生考研专项计划可以考两次。因为教育部规定,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和下基层服务项目的考生,可以享受考试优惠政策,包括报名费减免、试卷加30分钟、总分加10分等。但是,此类考生仅有两次考试机会。如果考生第一次未通过考试,可以继续报名参加第二次考试。如果第二次仍未通过,就不能继续享受考试优惠政策。需要注意的是,退役大学生考研专项计划与研究生考试的报名方式不同,需要通过自治区招生考试机构或军队应征管理部门属地招生办公室审核确定资格后,再到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填报信息,进行报名。

七、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全解析

近年来,随着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军民融合政策的推进,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逐渐备受关注。那么,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考试科目

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一般包括综合素质测试和专业科目考试两部分。其中,综合素质测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行测和申论;专业科目考试则根据所报考职位的不同,涵盖相应领域的专业知识。

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测试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等。而专业科目考试的内容则因不同职位而异,可能涉及行政管理、财务、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备考重点

想要在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中脱颖而出,备考时需要重点关注综合素质测试的基础知识和常识积累,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科目所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理解。平时的模拟测试和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提高答题效率。

通过对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内容的全面了解和有针对性的备考,相信广大退役军人考生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求职目标。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对您了解退役军人专项公务员岗位考试有所帮助。

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要符合什么条件?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九、有人了解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考研的吗?

2016年开始,教育部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每年安排5000人以内的专项计划,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  同时,鼓励有关高校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另外,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允许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至此,教育部门鼓励大学生参军入伍政策体系初步形成:高校学生入伍,不仅享受国家资助学费,而且复学有保障,可以转专业、优先转本校国防生,考研加10分、单列计划录取,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录取比例超过30%。退役后就业的,各地拿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计划的20%,专门用于退役大学生士兵。

十、退役大学生士兵研究生专项计划是怎么录取的?

一、“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有哪些优势?

和普通研究生招录相比,“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竞争压力小,通过率较高。专项计划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专项使用,坚持自愿报名、统一招考、自主划线、择优录取。参与招生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相较于统考较低,且由于招录对象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与统考生不存在相互竞争关系,压力小,成功率高。尤其是大专生可以通过士兵计划考研,跳过专升本环节,这对于大专生士兵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二是专业有优势,学校质量高。在专业选择上和退役士兵的实际相结合,更有针对性;根据2022年的招生计划,2022年全国“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499所普通高等学校承担,“双一流”高校占据一定比例。可见,随着大学生参军数量的逐渐增多,招生院校将保持相对稳定,招生规模会稳步增加,与大学生参军人数相匹配。

三是政策有保证,发展有空间。如前文所述,“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规模内单列下达,毕业后和普通统招研究生完全一样,其本质是鼓励大学生献身国防的配套举措,具备政策保证;并且报考专业设置合理,未来发展可期。

二、关于报考条件

“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报名时间、初试时间、初试考试内容均与普通统考生一致。报考考生应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

1、入伍前已从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或是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毕业;

2、入伍时是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或是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翌年毕业在校生,服役期间毕业;

3、入伍时是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或是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在校生,入伍前办理休学保留学籍,退役后回到原学校复学;

4、入伍时是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或是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新生,入伍前办理保留学籍或是入学资格,退役后回到原学校复学;

5、入伍时是高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或是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在校生或入学新生,退役后未复学(或复学后退学),另外获得本专科学历的情况。

鼓励长期服役、鼓励高学历人才入伍,这是未来参军政策的导向。国家的强盛需要强大的国防,而强大的国防需要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相信国家的相关政策会越来越好,随着军人尊崇理念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子会投身军队与国防建设中,为祖国的强大和统一贡献力量。

选择了就要坚持,就要有吃苦的准备,新时代的人民军队,肩负重任,不可能不严格,那些处处想舒服的同志,有背入伍宣誓初心,端正好心态,积极服役才是正道。

3、报考程序:考生须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管理规定》和《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有关要求在指定日期办理网上报名(每年10月5至10月25日左右)和现场确认手续。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现场确认时应提供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网上报名编号以及《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

三、录取原则

(1)学校自主划线。各学校要求不一,录取分数不尽相同,不完全参考国家线。(有的学校要求进入复试必须过国家线)

(2)部分学校无单科成绩要求。有的学校按照总分筛选进入复试的学兵,不参考某一科目成绩高低。

(3)复试等额录取如考生报考院校招收退役学兵20名,自主划线以第20名的成绩为录取线(有条件)进入复试。(2022年新规:由学校自主确定进入复试最低成绩)

举个栗子:比如重庆大学招收50名退役学兵,按照原则报考该学校的学兵考研总成绩排名前50入选复试,但该学校设置三点要求方可参与复试:

成绩超过当年专业国家线。

某一单科成绩不低于XX分。如: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40分。总成绩前50名学兵考研英语成绩未达到40分的同学不达标将不进入复试。

某一专业总成绩不低于XXX分。如:电力工程专业总成绩不低于320。如果报考该专业的学兵进入前50名且单科成绩达标,但总成绩低于320也将排除不进入复试。

另:排名50以后的学兵不会因为前50名刷人递增进入复试

(4)专业排名各有区分。一部分学校拉通所有专业进行排名,一部分学校分开专业进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