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西安霖源微硅粉有限公司介绍?

106 2024-11-26 08:15 中山人才网

一、西安霖源微硅粉有限公司介绍?

西安霖源微硅粉有限公司是2009-03-02在陕西省西安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西安市文景路菁华名门11号楼1704室。西安霖源微硅粉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132683864026C,企业法人谭海霞,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西安霖源微硅粉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微硅粉生产、加工、销售(危险化学品除外)。(上述经营范围中凡涉及许可项目的,凭许可证明文件、证件在有效期内经营;未经许可不得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二、硅源是什么物质?

是含硅的物质。

就是含硅的物质,参加反应或过程,将硅带入。 比如炼粗硅的硅源就是石英砂(二氧化硅),炼晶体硅的硅源可以是硅烷。

  在多晶硅生产中,有人将含有硅的原料称为硅源。三氣氢硅(SiHCl3)、四氯化硅(SiCU)、二氯二氢硅(SiH2Cl2)、硅烷(SiH4) 都是硅源。

每种硅源都有各自的特性,但都是含有硅元素的物质,都是可以用来生产多晶硅的原料。

三、mo源是硅前驱体吗?

前驱体材料板块由MO源类产品构成,同时布局了高纯ALD/CVD前驱体、高K三甲基铝、硅前驱体和OLED材料产品。

MO源即高纯金属有机源,用于支撑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淀(MOCVD)、金属有机分子束外延(MOMEB)技术生长半导体微结构材料,是MOCVD工艺的核心原料,公司是全球MO源主要生产商,全球市占率超过40%。

四、硅材料公司取名?

1. 取名2. 因为公司的名称对于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非常重要,需要选择一个能够体现公司特点和价值的名字。同时,硅材料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硅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取名需要与硅材料相关,并且能够吸引目标客户群体的注意。3. 在选择硅材料公司的名称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伸。首先,可以从硅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出发,选择一个能够突出公司专业性和创新性的名字。其次,可以结合公司的愿景和使命,选择一个能够传达公司价值观和目标的名字。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有创意和独特性的词汇,以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最后,需要确保取名的公司名称在市场上易于辨识和记忆,以便于客户和合作伙伴的识别和沟通。

五、硅概念龙头公司?

硅概念题材首推和盛硅业,它是硅基新材产业链最完整的上市公司,发展潜力巨大。

六、沪硅产业公司有硅矿吗?

没有硅矿。

沪硅产业主要从事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硅片制造企业之一,是中国大陆率先实现300mm半导体硅片规模化销售的企业。

公司能够供应从 100mm 到 300mm 各种尺寸的半导体硅片,拥有 众多国内外知名客户,包括台积电、联电、格罗方德、意法半导体、Towerjazz 等国 际芯片厂商以及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华力微电子、长江存储、武汉新芯、长鑫存储、 华润微等国内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客户遍布北美、欧洲、中国、亚洲其他国家或地区。

七、中国 多晶硅公司

中国的多晶硅公司:探索与创新的领军者

当前,随着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材料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也崭露头角。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多晶硅公司以及它们在行业中的影响。

1.中国多晶硅公司的背景

中国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成为当今全球多晶硅公司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多晶硅是太阳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其市场需求与太阳能电池行业紧密相关。

多年来,中国多晶硅公司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一些知名的中国多晶硅公司包括:中电建、东方陆晶、江苏木材等。这些公司在生产工艺、能源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进行不懈努力,推动了行业的发展。

2.中国多晶硅公司的创新与技术进步

中国多晶硅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动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创新与技术进步。通过持续投入研发和技术改进,这些公司不断改善生产工艺,提高能源效率,并且不断降低多晶硅的制造成本。

例如,中电建采用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设备,不仅提高了多晶硅的纯度和结晶度,还大幅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此同时,东方陆晶通过研究合金化和精密控制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多晶硅的导电性能和长期稳定性。

另外,江苏木材公司在多晶硅制造过程中引入了智能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这些创新和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多晶硅公司的发展,也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3.中国多晶硅公司的市场影响

作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多晶硅公司在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使得中国能够大幅度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从而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客户和投资者。

中国多晶硅公司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它们推动了太阳能电池及相关设备的进一步创新与升级。这种合作和交流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提高全球太阳能电池的质量和性能。

此外,中国多晶硅公司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繁荣。例如,太阳能电池支架、逆变器等配套设备也在中国得到了迅猛发展。

4.中国多晶硅公司的未来展望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普及和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太阳能电池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多晶硅公司作为行业的领军者,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和品质。

未来,中国多晶硅公司有望进一步拓宽产品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太阳能电池领域。例如,多晶硅在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总之,中国多晶硅公司凭借其持续的创新、技术进步和市场影响力,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行业的重要参与者。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中国多晶硅公司将继续引领行业发展,并为全球清洁能源的推广做出贡献。

八、硅基智慧城市公司

硅基智慧城市公司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的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作为一家专注于智慧城市领域的企业,我们深知科技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全方位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我们的团队由一群经验丰富、充满激情的专业人士组成,拥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专业知识。我们通过整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城市提供全方位的智慧解决方案,从交通管理到环境监测,从能源节约到公共安全,涵盖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

技术创新驱动城市发展

硅基智慧城市公司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城市管理中,不断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密切关注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优化我们的解决方案,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让城市居民享受更便捷、安全、舒适的城市生活。

客户至上,服务至上

作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我们始终坚持“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为每一个客户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解决方案。我们注重与客户的沟通和合作,倾听客户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我们的服务,让客户获得最大的满意度和价值。

社会责任,绿色发展

作为一家秉承社会责任的企业,硅基智慧城市公司始终倡导绿色发展理念,致力于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不断探索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创新项目,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未来愿景,共创辉煌

面对未来,硅基智慧城市公司充满信心和憧憬。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协作、共赢的理念,与各界合作伙伴携手共进,共同创造智慧城市的美好未来,让我们共同见证城市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九、生产硅料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读者须知(请认真阅读):本专栏专注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通过公开的各项财务指标,从中立理性的角度来拆解优质指数内的上市公司,同时分享财务分析的知识点和技巧,让大家真正学会分析一家上市企业。

文中涉及的所有内容及个股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大家共同讨论交流。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不涉及到任何推荐股票、短线交易等没有学习价值的内容,也不会带有任何猜测、主观色彩及煽动性的语言态度等,请务必知晓。


大家好,今天带来硅料龙头 –通威股份的深度分析。全文4300字,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接下来一段时间里,我们主要研究光伏产业链,按之前计划的,顺着上中下游逐一分析,光伏整个产业链示意图如下:

通威股份光伏农牧为主业,在光伏领域为硅料及电池片环节的双龙头,布局硅料、硅片、电池等全产业链;同时依靠首创的渔光一体模式结合水产养殖业务降低光伏成本,形成协同效应。

行业初了解

2011-2020年全球光伏硅料产量持续增长,CAGR达到8.3%,未来随着光伏行业维持高景气,硅料产量有望持续增长。

多晶硅环节属于技术和资本双重密集行业,高壁垒重资产、产能建设周期长,更容易出现产能供给与下游需求错配的局面。近年来多晶硅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2020年全球硅料市场CR4约为55.6%。

硅料环节头部企业主要包括通威股份、新特能源、大全新能源、保利协鑫能源、东方希望、亚洲硅业。

多晶硅行业壁垒:

技术难度大、对成本控制能力要求高,且技术进步体现在工艺改良。根据我搜集的资料来看,目前行业主要通过生产装备技术提升、系统优化能力提高、生产规模增大来降低综合电耗,新进入者如果生产管理经验不足,不能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快就将被淘汰。

投资强度大。根据资料,2020年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线设备投资成本约10.2亿元/万吨,目前单线规模约3万吨,单线投资额约30.6亿元,初始建设成本十分高昂。

能耗大。电力在多晶硅生产成本中占较大比重,而电力成本和区域能源价格水平高度相关。据硅业分会数据,2020年硅料环节成本结构中电力占生产成本的35-40%当前国内主要多晶硅龙头已经将产能布局在新疆、内蒙、四川等电价较低的区域,保证了核心生产要素价格的竞争力。

近年大量产能涌入低电价区域,新进入者寻找低电价区域布局产能的难度愈发加大,而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能耗指标、碳足迹跟踪等因素将进一步影响新产能布局,对于已经抢占低电价水电资源的企业而言,先发优势越发明显。

行业机会:

供需偏紧毛利向好,充足长单保障产能消化。近年来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产业链各环节积极扩产,下游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多晶硅料厂商虽有扩产计划,但由于产能建设、调试及爬产周期较长,预计2021年硅料供应仍偏紧,硅料紧平衡状态待2022年大量新建产能释放才能有所改善。

据硅业分会预计,2021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54万吨、海外产能8万吨,全年硅料供应约57-58万吨,可以满足210GW硅片生产,但2021年底下游硅片产能将达到400GW,中短期内多晶硅仍是产业链最紧张的环节。

我复盘了一下硅料价格,2018年至2020上半年,受到“531”政策颁布、低成本新产能扩张及卫生公共安全事件影响,多晶硅需求疲软,价格不断下滑。2020年下半年起,随着光伏装机需求的复苏及下游硅片产能的扩张,供需错配助推硅料价格上升,公司盈利预计将继续处于高位。

公司核心竞争力:

多晶硅业务:

低成本产能迅速扩张,高产销率保障产能消化。2018年起公司多晶硅产能迅速提升,截至2020年底,公司具有高纯多晶硅产能8万吨,出货量位居行业首位。公司一直维持产销两旺的状态,2016年来多晶硅产销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强大的产能消化能力对产能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艺领先带来的成本优势,1H21新产能平均生产成本下降至3.37万元/吨,为行业最低水平。

短期来看,2021年多晶硅环节新增产能的有效产量贡献有限,供需持续偏紧或将支撑硅料价格维持在高位区间,公司盈利水平有保证。

长远来看,公司低成本产能持续扩张,2022年底多晶硅年产能将达到33万吨,同时积极布局N型硅片用料布局,先发优势可以继续保持;

公司长单锁单量充足,保障未来产能消化。由于硅料供需偏紧,国内硅片厂商纷纷以锁量不锁价、按月议价的形式签订硅料长期采购订单,以保障主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截至2021年8月15日,通威股份已与隆基股份、天合光能、包头美科、晶科能源等多个硅片龙头企业签订了硅料长单,确保行业集体扩产后公司产能的稳定消化。

电池片业务:

电池片位于光伏产业链中游,上游为硅片,电池片环节有多种制备工艺,目前比较主流的PERC电池片由硅片通过清洗制绒、扩散制结、清洗刻蚀、减反射膜制备等环节制备而成,电池片主要应用于太阳能组件的生产。

电池片环节相比上游硅片和下游组件环节,竞争格局较分散,隆基、晶澳、晶科、天合光能等多家一体化厂商纷纷布局电池片环节,爱旭、通威等专业电池厂商在技术和供给方面正加大投入。

公司电池片环节自2017年起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在100%以上,2020年公司电池片产能已经达到27.5GW,位居行业前列。

财务数据解读

受硅料价格提升、电池出货高增的带动,公司1H21营收265.62亿元,同增41.75%;归母净利29.66亿元,同增193.50%;扣非归母净利29.95亿元,同增212.24%。公司硅料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达到126.5%。

其中2Q21营收159.44亿元,同增46.1%;归母净利21.18亿元,同增218.08%;扣非归母净利21.98亿元,同增241.93%;业绩超预期,主要受益于供需紧张推动高纯晶硅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农牧、光伏双主业,光伏业务占比持续增加。从营收和毛利情况可以看出,2020年公司仍然维持农牧和光伏双主业,光伏营收/毛利分别为225.02/52.18亿元,在总营收和总毛利中的占比分别为50.91%/69.09%,占比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加3.51/3.44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硅料、电池和电站产能不断增加。

光伏业务我们主要从产销量的角度来看:

(1)高纯晶硅:产能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预计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将于2021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将于2022年内投产;销量方面,1H21公司实现高纯晶硅产量5.06万吨,产能利用率126.5%;盈利能力方面,1H21产品平均毛利率69.39%,主要由于上半年高纯晶硅价格持续上涨;成本方面,1H21平均生产成本3.65万元/吨,其中新建产能乐山一期和包头一期平均生产成本下降至3.37万元/吨。

(2)太阳能电池:产能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达到35GW,与天合光能合作的15GW电池项目中一期7.5GW将于今年内建成,二期7.5GW将于2022年上半年建成;销量方面,1H21电池及组件销量14.93GW,同比增长92.68%;盈利能力方面,1H21单晶电池毛利率11.65%,主要由于上半年电池行业开工率下降所致;成本方面,2020年公司电池产品非硅成本达到0.2元/W以内,领先行业水平。

(3)终端光伏发电:产能方面,截至2021年6月末公司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超过2.4GW;销量方面,1H21实现发电15.24亿度。

农牧业务

2020公司农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9.36亿元,同比增加11.96%,毛利率10.68%,同比降低1.89PCT。

1H21公司饲料及产业链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8.95亿元,同比增加16.59%;其中饲料销量216.56亿元,同比下降7.17%。

2021H1,公司的毛利率24.24%,同增7.82PCT,净利率11.85%,同增6.32PCT。其中单二季度毛利率26.57%,同增10.54PCT,环增5.82PCT;净利率14.14%,同增7.93PCT,环增5.73PCT。

2020年公司期间费用率7.38%,其中销售费用率1.76%,管理费用率4.09%,财务费用率1.53%。公司期间费用率在同行业可比公司中处于较低水平。

2020年,公司研发投入10.35亿元,研发费用率2.34%。其中,电池片生产研发投入占比最高,达51%;其次为高纯晶硅生产研发,研发投入占比24%。

净利率提升推动净资产收益率上升。1H21公司净资产收益率(ROE)为9.19%,同比提升4.16PCT。

通过杜邦分析结果显示,1H21ROE提升主要由于净利率大幅提升;1H21权益乘数2.31,同比持平;资产周转率0.37倍,同降0.01倍。2Q21ROE为6.68%,同增3.67PCT。

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730.49亿元,同比增长42.66%。其中,流动资产为294.9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0.38%,非流动资产为435.52亿元,占比为59.62%。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290.28亿元,占非流动资产比例为66.7%。

公司硅料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达到126.5%。截至2020年末,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年产能8万吨,市占率14%,排名全行业第一,现有在建产能15万吨。

根据规划,预计乐山二期5万吨、保山一期5万吨将于2021年底投产,包头二期5万吨将于2022年内投产,计划在乐山新增20万吨产能(10万吨计划2022年底投产),预计2022年底公司高纯晶硅产能将达33万吨。

周转情况。2021年H1公司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分别为5.44/20.53/0.88次,同比-0.38/+10.17/+0.15次,较20年年底-8.69/-11.71/-0.75次。

存货周转率较20年底下降较多,主要系公司光伏板块经营规模扩大、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应的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等增加;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主要系应收光伏发电补贴增加所致。

公司2021年H1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同比提升,分别为0.96/0.82,但相对20年年底有所下降,分别下降0.22/0.2,主要系太阳能电池片、高纯晶硅工程建设投入增加减少流动资产所致

期末预收款项27.40亿元,比期初增长17.21%。公司预收账款大幅增加,为未来业绩释放打下基础。

期末应收账款15.18亿元,较期初增长4.48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下降2.4天至8.77天。

资产负债率提升,现金流增加。2020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50.91%,在同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公司流动比率为1.14,速动比率1.02,现金比率0.37,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

2021上半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68%,较2020年末提升5.77PCT。主要源于公司多晶硅和电池新产能处于建设期,应付票据大幅增加。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185.63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为46.25%,为公司主要债务。

合同负债和短期借款分别为32.42亿元、17.29亿元,占总负债比例为8.1%、4.3%。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流动比率为1.06,速动比率为0.92,同比有较大提升,偿债能力较好。

1H21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30.80亿元,较1H20增加10.64亿元,同增103.15%,主要系硅料、电池经营规模扩大、盈利能力增加。

2021H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30.80亿元,同比增长203.13%,其中2021Q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95亿元;销售商品取得现金244.93亿元,同比增长52.98%。

整体来看,规模优势、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扩张的产能、大额订单是通威股份的核心竞争力。今明两年硅料价格有望维持高位,为公司未来的业绩释放提供了保证。

文末再次重要提醒:本文中分析的一切内容不涉及推荐股票,短线交易等内容,不作为任何具体买卖意见,只是理性分析企业本身。让大家学会通过拆解财务报表和分析财务指标,来了解一家上市公司。

我的文章都是原创!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方便以后复习。

原创不易,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十、合成硅业公司排名?

全球多晶硅公司排名是:

1. 通威(中国)

2. Wack(德国/美国)

3. 大全新能源(中国)

4. 保利协鑫(中国)

5. 新特能源(中国)

6. 新疆东方希望新能源(中国)

7. OCI(韩国/马来西亚)

8. 亚洲硅业(中国)

9. Hemlock(美国)

10. 内蒙古东立光伏电子(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