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标准?
、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为强高温天气,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2、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为中度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并暂停12时至15时高温时段露天作业;
3、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为一般高温天气,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二、劳动法中关于高温环境作业的规定?
1、《劳动法》第五十四条 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第九十二条 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或者未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劳动保护设施的,由劳动行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对事故隐患不采取措施,致使发生重大事故,造成劳动者生命和财产损失的,对责任人员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2、2012年6月29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以安监总安健〔2012〕89号印发《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该《办法》共25条,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予以废止。扩展资料:一是防暑降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是有不同规定的,主要有三个温度点: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用人单位全天安排劳动者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国家规定,且在气温最高时段3小时内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
三、为什么饱餐后立即在高温环境作业容易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若这个恶性过程不断发展,人体通过一系列的体温调节还是不能维持机体的热平衡时,就造成机体过度蓄热。同时,由于大量出汗导致脱水、失盐,从而发生中暑。
所以饱餐后在高温环境作业容易中暑。
四、高温作业危险与防护?
一、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体温的调节:高温作业的气象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及人体的健康状况等因素,对体温调节都有影响。
水盐代谢:高温作业时,排汗显著增加,可导致机体损失水分、氧化钠、钾、钙、镁、维生素等,如不及时补充,可导致机体严重脱水,循环衰竭,热痉挛等。 循环系统:高温作业时,心血管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可导致血压发生变化。高血压患者随着高温作业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消化系统: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病的患病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神经内分泌系统:可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注意力、工作能力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
泌尿系统:由于大量水分经汗腺排出,如不及时补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蛋白尿等。
二、中暑性疾病:
按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热射病:由于体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
典型症状为:急骤高热,肛温常在41℃以上,皮肤干燥,热而无汗,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可有肝肾功能异常等。 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
临床表现特征为:明显的肌痉挛使有收缩痛,痉挛呈对称性,轻者不影响工作,重者痉挛甚剧,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
热衰竭:是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先有头昏、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出汗,继而昏厥,血压短暂下降,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体温多不高。
防护措施:
一、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
①水隔热:常用的方法有水箱或循环水炉门,瀑布水幕等;
②使用隔热材料:常用的材料有石棉、炉渣、草灰、泡沫砖等。在缺乏水源的工厂及中小型企业,以采取此方法为最佳。
③采用自然通风:如天窗、开敞式厂房,还可以在屋顶上装风帽。
④机械式通风:如风扇、岗位送风。 安装空调设备。
二、加强个人防护
①个人防护用品:应采用结实、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 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如高炉作业工种,须佩带隔热面罩和穿着隔热,通风性能良好的防热服。
三、加强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
从预防的角度,要做好高温作业人员的就业前和入暑前体检,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高温禁忌症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作业,应给予适当的防治处理
供给防暑降温清凉饮料、降温品和补充营养:要选用盐汽水、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作为高温饮料,饮水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可准备毛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以及仁丹等防暑降温用品。此外,要制订合理的膳食制度,膳食中要补充蛋白质和热量,维生素A、B1、B2、C和钙。
四、饮食要点
高温作业人员在饮食和营养方面应多补水、食盐和水溶性 维生素等。
高温作业人员热量消耗大,出汗多,身体的生理代谢往往发生一些改变,如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胃酸浓度降低等。从事高温工作的人员每天出汗超过常人出汗量的5~7倍。由于汗液的大量蒸发,机体内所需的钾、钠、钙等无机盐以及水溶性维生素也随着汗液跑掉。如果不及时补充排掉的水分和盐分,将会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一系列病理现象。早期有食欲不振、恶心、头昏、头晕、疲乏无力、四肢酸懒、体力下降等现象,严重时引起血液浓缩,甚至发生抽筋或中暑昏倒。 一般来说,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至少应补充水分5000cc左右,补充食盐15~25克以上(食物中含的盐在内)。补充的方法可以经常喝点盐开水,每500克水中加食盐1克左右为宜。还可以喝盐茶水、咸绿豆汤、咸菜汤和含盐汽水等等。这样既可消暑解渴,又能及时补充必须的食盐。饮水原则是多次少量,每次饮一两茶杯为好,不要喝得过多过快,这样可减少汗液排出,有利于增加饮食。
为了保护高温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饮食与营养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平衡膳食,总热量应较一般工人高出15%左右,在每日的膳食中应有一定比例的营养价值较高的动物蛋白或豆类蛋白。对高温作业人员的维生素供给,首先应补充维生素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素。高温作业人员要尽可能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瓜果,可以预防某些维生素缺乏病。
高温作业 - MBA智库百科五、油漆工作业标准和流程
在进行油漆工作之前,了解油漆工作的标准和流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油漆工作的标准和流程,帮助您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油漆工作。
标准
进行油漆工作时,有一些标准需要遵守,以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漆工作标准:
1: 表面准备:在进行油漆工作之前,必须确保表面准备良好。这包括清洁表面,修复任何损坏或不平整的区域,并使用适当的底漆。
2: 涂料选择:选择适合特定表面和环境的涂料非常重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油漆类型和颜色。
3: 涂装技术:使用正确的涂装技术可以确保涂层均匀、平滑。使用合适的刷子、辊筒或喷枪,并掌握正确的涂装技巧。
4: 涂层厚度:涂层的厚度对于保护表面和提供持久性非常重要。确保涂层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5: 涂层干燥时间:油漆涂层需要足够的时间干燥,以确保其完全固化。遵循涂料制造商提供的指导,确保涂层充分干燥。
流程
进行油漆工作时,遵循正确的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般的油漆工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区域:清理工作区域,移除不需要油漆的物品,并保护周围的表面和家具。
2: 表面准备:清洁表面,修复损坏区域,填补裂缝,并打磨不平整的表面。
3: 底漆涂装:根据需要,涂抹适当的底漆。底漆有助于增强涂层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4: 涂料涂装:使用合适的涂料工具(刷子、辊筒或喷枪),均匀涂抹涂料。根据需要,进行多层涂装。
5: 涂层干燥:遵循涂料制造商提供的干燥时间指导,确保涂层充分干燥。
6: 涂层修复:检查涂层是否需要修复或修正。根据需要,进行修复和修正工作。
7: 清理工作区域:清理工作区域,移除保护材料,并将不需要的材料进行妥善处理。
8: 验收和评估:对完成的油漆工作进行验收和评估。确保工作符合标准要求,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以上是油漆工作的标准和流程。遵循正确的标准和流程,可以确保油漆工作的质量和持久性。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六、多少度算高温作业?
注意区分高温天气作业和高温作业两个概念:
1,高温天气作业: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时,此时作业者露天作业 或者 非露天作业但是工作场所温度降不到33℃的情况下,属于高温天气作业,用人单位需按照国家标准发放高温补贴。
2,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25℃的作业。高温作业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作业劳动强度和接触时间来确定作业人员的高温接触限值。
七、作业环境检查方法?
作业区域地面状况
(1) 地面平整,无障碍物和绊脚物,坑、壕、池应设置盖板或护栏。
(2) 地面无积水、积油或垃圾杂物。
(3) 脚踏板应完好,牢固且防滑。
4、 车间采光
(1) 生产作业点、工作台面和安全通道普通采光照度符合标准。
(2) 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灯具悬挂高度符合要求,移动照明应采用安全电压。
5、 车间消防设施
(1) 按规定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 消防通道畅通,无封死和堵塞现象。
(3) 消防器材和防火部位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
6、 设备(施)布局合理
(1) 设备(施)与墙、柱及设备(施)之间应有足够的间距。
(2) 各种操作部位、观察部位应符合人机工程的距离要求。
7、 职业危害作业点治理率为100%
(1) 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点,要采用通风、除尘、净化、屏蔽、吸附、过滤等措施,以降低和消除危害。
(2) 采用无毒或低毒材料或工艺,使职业危害因素产生或强度明显降低。
(3) 改造生产设备或工具,以降低危害因素产生。
三、 仓库
1、 仓库通道
(1) 车行道、人行道宽度应符合标准。
(2) 路面平整、无绊脚物,无积水积油。
(3) 占道率小5%。
2、 仓库采光
(1) 作业点和通道采光符合标准。
(2) 照明灯具完好率达100%:
1) 在有易燃物的地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在危化仓库内要用防爆灯具。
2) 仓库内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织灯等高温照明灯具。
3) 库房内不准采用移动式照明灯具,配电线路要按规定设置,每个库房的开关箱应单独设在门外。
(3) 仓库消防设施应符合标准要
八、低温作业和高温作业的标准?
低温作业 (Cold Work )是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
低温作业工作有高山高原工作、潜水员水下工作、现代化工厂的低温车间以及寒冷气候下的野外作业等。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低点平均WBGT质数不小于25℃的作业;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补贴。高温天气是指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公众发布的日最高气温35℃以上的天气。高温作业是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的作业。包括高温天气作业和工作场所高温作业。
九、什么环境作业办理动火作业票?
凡是在禁火区域内进行的动火作业,均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动火许可证应清楚地标明动火等级、动火有效期、申请办证单位、动火详细位置、工作内容、动火手段、安全防火措施和动火分析的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分析结果、每次开始动火时间,以及各项责任人和各级审批人的签名及意见。 动火作业根据作业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大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级别。 动火作业所用的工具一般是指电焊、气焊(割)、喷灯、砂轮、电钻等。
十、仓库高温作业规定?
仓库高温作业应合理排班,错开高温时段,同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