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怎么管理?

243 2025-03-13 14:34 中山人才网

一、生产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怎么管理?

安全防护装置、设施管理制度

1目的

1.1目的:为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加强安全防护装置、设施的管理。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和职业危害,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2范围

2.1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防护设备的管理。

2.2安全防护设备包括:机械设备设施上完全固定、半固定密闭罩;机械或电气的屏障;机械或电气的联锁装置;自动或半自动给料出料装置;手限制装置、手脱开装置;机械或电气的双手脱开装置;自动或手动紧急停车装置;限制导致危险行程、给料或进给的装置;防止误动作或误操作装置;警告或警报装置;除尘设施、通风设施、降噪声设施和净化设施等。

3职责

3.1各车间、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3.2各使用车间、部门是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防尘防毒设施)的责任单位,设备科负责维护、保养。

3.3安全科负责本制度的监督工作,如出现重大问题无法及时解决,应向公司工业安全小组上

报,由工业安全小组协调处理。

4相关标准

4.1机械设备防护罩标准:

4.1.1机械设备上的防护罩是为保护操作者人身安全而安装在机械设备上的防护罩。

4.1.2防护罩的安全距离是防护罩外缘与危险区域之间的直线距离。

为防止手掌(不含第一掌指关节)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20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35mm。

4.1.3防止上肢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47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460mm。

4.1.4防止足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防护罩底部与地面(或站立台面)的间隙应小于76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150mm。

4.1.5防护罩应尽量采用封闭结构,当现场需要采用网状结构时,其安全距离和网眼的开口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4.1.6为防止指尖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6.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35mm。

4.1.7为防止手指误通过而造成伤害时,其开口宽度:直径及边长或椭圆形孔的短轴尺寸应小于12.5mm,安全距离应不小于92mm。

4.2机械设备防护罩技术要求:

4.2.1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固定式防护罩,经常进行调节和维护的运动部件,应优先采用联锁式防护罩,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开启式或可调式防护罩。

4.2.2防护罩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和尖锐棱角,不应成为新的危险源。

4.2.3防护罩不应影响视线和正常操作,应便于设备的检查和维修。

当防护罩需涂漆时,应按GB6527.2-86《安全色使用导则》执行。

4.2.4防护罩结构和布局应设计合理,使人体不能直接进入危险区域。

 4.2.5防护罩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一般应采用金属材料制造,在满足强度和刚度的条件

下,也可用其他材料制造。

5.全装置的使用、维护及管理

5.1必须根据作业性质、条件、劳动强度及有关安全技术标准,正确选择和采用合适的防护装置和设施。

  5.2安全装置不准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复原。

5.3各车间、班组所属机械、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盖、栏等均由各使用车间、部门自行负责管理,如出现问题应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组进行维修或更换。

5.4公共设备上的安全防护装置由设备科负责管理,应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如压力容器上的安全阀、压力表;起重机械上的负荷、行程限制器等装置;电柜、接线盒里的接地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和避雷装置;生产区域中的火灾报警装置等。

5.5各种安全装置要建立档案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5.6设备科配合安全科对须由技术监督局等政府机构校检的安全装置送相关政府部门校验,并将检查、校验记录存入档案。

 6.相关制度

6.1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

6.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二、油漆防护口罩的标准?

防毒面具口罩。;在喷油漆的时候,成分非常复杂,除了颗粒物,还有各种气态物质,如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是有一定酸性的气体,当环境湿度较大时,其中一部分还会和水结合,转化成酸雾;另外,油漆中还会有其他有机组分。;  防颗粒物口罩对油气排放物中的颗粒物是有效的,但对气态物质没有什么效果。选择带有活性炭的、专门用于减除酸性气体异味的防颗粒物口罩,如3M的8246,9041,9042,可以防护油气!对一些酸性的无机气体可能会有一定效果。最好带去除异味的防护口罩或3M 3000系列及6000型系列的防毒面具口罩。

三、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

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主要包括的内容有:

A.所有临边、洞口等各类技术措施的设置状况;

B.技术措施所用的配件、材料和工具的规格和材质;

C.技术措施的节点构造及其与建筑物的固定情况;

D.扣件和连接件的紧固程度;

E.安全防护设施的用品及设备的性能与质量合格的验证。

四、做油漆前的防护措施?

1.油漆的施工,必须在产品要求的室内温度内施工。不同的产品,对于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这个可以在产品包装或者说明书中查阅到。

2.每一工序确保干透方进行第二遍工序。3.使用同一种基质的油漆,不要把不同类别的油漆混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4.施工时,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戴口罩等。

5.保持室内的通风,以防发生中毒事件。6.使用天那水等具有一定腐蚀性的材料时,要带好胶质手套。

7.不要在施工现场抽烟或者使用明火,以防火灾或。

8.避免在高湿或高寒的情况下强行施工。9.天花吊顶或者木隔板有缝隙需要进行掩饰处理的,可用原子灰进行处理,再贴上优质防裂胶带;墙面的裂缝可刮开裂缝填入石膏进行处理,再贴上优质防裂胶带。然后再进行面层的油漆处理。

10.坚持到大型商场或专家购买油漆,以防伪劣,虽然价格会稍高点。

五、电焊工的主要防护设施?

电焊工主要防护设施就是在电焊作业过程中为防御物理、化学、生物等有害因素伤害人体而穿戴和配备的各种物品的总称。主要有电焊工作服、安全鞋、电焊手套、电焊面罩等其他防护用品等。

1.焊工工作服,电焊工使用的工作服主要起到隔热,防止火星、熔渣等起到屏蔽的作用,工作服的裤长应罩住鞋面,工作服上不应有破损,孔洞等缝隙出现。是为了让电焊工身体免受于焊接热辐射和飞溅物的伤害。

2.安全鞋,电焊工对一些板材进行高温高压的焊接或熔割时,穿着耐高温安全鞋可以有效的避免高温灼伤以及飞溅火花的伤害。耐高温安全鞋采用耐高温鞋底和帮面,可以保护双脚在高温工作环境中免受于高温灼伤的伤害。

3.电焊面罩,电焊面罩是眼部、脸部的护具,用以保护电焊工作业人员的眼睛及面部,防止受到外来伤害。

4.防护手套,电焊工在进行焊接和切割过程中,需要佩戴绝缘手套,要具有耐磨、耐辐射热、不易燃烧和绝缘性良好的防护手套,用以保护手部的安全。

5.电焊、切割的其他防护用品,对于焊接辅助工和焊接地点附近的其他工作人员受弧光伤害问题,工作时要注意相互配合,辅助工要戴颜色深浅适中的滤光镜。在多人作业或交叉作业场所从事电焊作业,要采取保护措施,设防护遮板,用以保护电焊工及其他作业人员的眼睛。

六、非竖向洞口防护设施的规范?

周围用钢管搭成护栏,使人无靠近为原则。

 )当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小于500mm时,应采取封堵措施;当垂直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500mm时,应在临空一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并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或工具式栏板封闭,设置挡脚板;

2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25mm~500mm时,应采用承载力满足使用要求的盖板覆盖,盖板四周搁置应均衡,且应防止盖板移位;

3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为500mm~1500mm时,应采用盖板覆盖或防护栏杆等措施,并应固定牢固;

4) 当非竖向洞口短边边长大于或等于1500mm时,应在洞口作业侧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防护栏杆,洞口应采用安全平网封闭。

七、施工现场停工现场的防护由谁负责?

停工现场的防护应该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按照在建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及合同规定,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不可抗力情况下及各种因素造成施工现场停工,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防火防护,防盗防护等各种防护,包括但不限于上述防护的所有责任由总包单位负责

八、船舶油漆间内的防护物品?

船舶油漆间,最主要是自动喷雾水淋设备,消防专业灭火器!防护眼睛,防护围裙,洗眼水,毛巾,防毒面具。放专柜方便起眼地方,并且张贴油漆间操作规程。并严格遵守规则。建议:由于油漆都是易燃易爆物品,常保持通风设备正常使用,进入通风五分钟以上,禁止吸烟。

九、车间防粉尘的防护设施有哪些?

可以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革”即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设备及技术措施,从根本上杜绝粉尘的危害;“水”即采用湿式作业,防止粉尘飞扬;“密”是用密封方法防止粉尘进入空气;“风”是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将粉尘抽离现场,使之降低到国家标准允许浓度以下;“护”即加强个人防护,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尘口罩、送风头盔等保护劳动者;“管”是加强管理,建立完善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必要的措施及防尘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教”是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和防尘教育;“查”即执行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制度。

十、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怎么写?

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是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安全防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设备设施安全防护措施:

设备设施的定期检查和维护:企业需要制定定期检查和维护的计划,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检查和维护的内容应该包括设备的各个部件、电路、液压系统、气压系统等各个方面。

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设施,需要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例如,在机械设备上安装安全防护罩、在电器设备上安装漏电保护器等。这些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作业环境的改善:企业需要改善作业环境,确保员工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例如,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和采光良好等。

使用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在设备设施周围和工作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员工注意安全事项和危险源。

培训和教育: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设备设施安全操作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设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企业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确保员工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正确地应对,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

综上所述,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改善作业环境、使用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培训和教育以及制定应急预案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设备设施事故的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