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裱糊匠什么意思?
裱糊匠主要是用纸来裱糊房子墙壁、顶棚等房间设施的匠人。
过去,乡间房子的墙壁主要是土打墙,墙壁都是用和了麦草的泥抹光,再用白土泥水刷一遍就行了,不像后来用纸金泥抹,更不像现在用涂料和乳胶漆喷涂。那时,用纸裱糊墙壁还是家庭情况好点的人家和为新媳妇做新房的房子,一般人家的房子就是那种土墙上抹了泥的光板墙。房子顶棚即天花板只有少数人是用木板做的楼板,上面放粮食和杂物,大多数家的顶棚都是用竹子或芦苇扎成顶架,然后糊上纸就成了天花板。
裱糊匠工具很简单,不大的帆布口袋里一把刷子、一把棕笤帚,一个墨斗和一把小刀子,一个专用工具,扛一捆芦苇杆。若做顶棚,就先在房子绑芦苇架。用芦苇做顶棚架一是轻,绑上去压力少;二是柔软,好扎绑;三是不走形,平整;四是耐用,一般可用十多年。
二、裱糊匠止天胡云猜生肖?
裱糊匠止天胡云猜是生肖马,仅供参考
三、为什么说李鸿章是大清朝这座破屋的“裱糊匠”?
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为什么说自己是裱糊匠?
1.清政府是个破房子。清朝自鸦片战争以来,多次遭受外国入侵,1851年国内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更是使大清王朝雪上加霜,清政府已变成一个伤痕累累的破房子,为了挽救清政府,李鸿章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粉饰下的大清看似枯木逢春,实际上,只是纸老虎而已。经过30多年的学习西方,李鸿章参与创办了我们自己的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在此期间,西方列强态度缓和,没有表现出对中国的强烈野心,在台湾我们打败了日本人的进攻,在新疆我们打败了阿古柏侵略者,海上我们有了一只号称世界第七的北洋舰队,国内局势也相对稳定。
看似“同光中兴”的大清,被同样改革后获得新生的日本多次挑衅。1894年甲午战争中,双方开始了改革成效的检验,大清完败,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大清只是纸老虎。
3.洋务运动主要有恭亲王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来参与,到甲午战争前后,奕訢,曾国藩,左宗棠已死,唯一能挽救时局的只有李鸿章,史料记载,《辛丑条约》签订前,外国人点名让李鸿章来谈判,外国人认为他是大清最讲信用的人,所以只有他能当这裱糊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