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腻子施工规范标准?

153 2025-04-15 10:56 中山人才网

一、腻子施工规范标准?

1、检查腻子表面是否干透(腻子不干,如果刷涂料,就容易出现开裂现象)。

2、检查腻子表面是否存在裂纹(出现裂纹一定要及时处理)。

3、检查腻子表面是否平整。

4、检查腻子表面是否光滑。

5、检查墙面与墙面,墙面与天花之间是否交接顺直。

6、检查墙面与木制品之间是否存在界限不清的现象(如果腻子被工人挂在木制品上,会影响木制品的外观质量)。

二、夜间施工规范标准?

1、实行夜间施工申请制度。施工单位须提前向监理单位申请夜间施工,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安排夜间施工;

2、监理单位严格控制夜间施工项目审批。对施工单位提交的夜间施工申报进行严格审查:对确实因生产工艺要求,必须进行夜间施工作业且符合相关规定的,予以批准;对危险性较大工程实施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必须事先制定夜间施工专项方案和应急预案,完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同时,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必须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减轻环境噪声污染,减少夜间施工作业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三、围墙施工规范标准?

围墙种类较多,要砌体围墙,由铁艺围墙等,要看是哪一种材料做的围墙,不同材料围墙,国家都有相应专业技术规范,对照使用便可,如砌体工程施工规范,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

另一个是围墙建设还设计到基础和地基,如地基与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四、国家施工规范标准?

1、“标准施工”,旨在把精细、规范、统一的科学管理应用到施工过程的细节当中,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环保标准、成品保护标准、材料码放标准执行,进而实现工程质量的标准化。

2、“标准工程”贯穿家装流程的各个环节,大到设计思路,小到插座位置,在图纸、造价、设计、施工人员、现场环境、工程质量以及工程部、质控部和监察部的工作方面都有标准。

五、施工排降水施工规范标准?

1.目的

一是防止沟槽开挖过程中地面水流入槽中,造成槽壁塌方;二是开挖沟槽前,使地下水降低至沟槽以下。

2.方法

明沟排水法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

3.基坑(槽)内明沟排水

应分层下挖。排水沟底要始终保持比土基面低不小于0.3 m。当坑(槽)面积较大时,可挖设纵横交错的多条临时排水沟。排水沟应以3%~5%的坡度坡向集水井。挖土顺序应从集水井、排水沟处逐渐向远处挖掘。

4.人工降低地下水位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根据土层性质和允许降深的不同,可分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深井泵井点、电渗井点等。

轻型井点系统的组成:井点滤管、直管、弯联管、总管和抽水设备。

轻型井点系统的布置:当降水深度小于5 m,基坑(槽)宽度小于6 m时,井点布置采用单排线状;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 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大时,宜采用双排线状布置。井点管应布置在基坑(槽)上口边缘外1.0~1.5 m。

六、瓦工施工流程?

1、对墙地面基层及房屋现状确认。

2、铺贴及其他施工方案确认。

3、施工工艺及标准确认。

4、材料及工具确认。

5、相关费用确认。

6、施工工期确认。

七、水电施工标准,水电施工安全规范?

水电施工标准要分两个方面来说,分别是水施工标准和电施工标准,具体内容如下所述:布管线路要横平竖直,位置准确,以利将来覆盖后进行其他施工时准确确定暗埋水管的位置; 冷热水出水口位置要平行,深浅要一致,出水口处的内丝弯头要端正,两出水口间距要符合安装热水器或混水器的相关要求;水管线路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固定,避免在后续施工中不慎改变水路位置;PPR管的7焊接要可靠牢固,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可经受8公斤压力;PPR管的焊接要注意不要烫管过度,造成焊接后管路狭窄,水流通过不畅。;管路在狭窄位置交叉时要使用过桥弯管,不许直接搭借通过;

强弱电线路要分开布线,不允许强弱电线路共同走一根穿线管。

水电施工一定需要按照上述的标准来执行

八、物业文明施工规范标准?

物业公司施工管理规定

1.

维护企业的声誉,树立企业的形象。

2.

严禁衣着不整、穿拖鞋作业。

3.

文明施工,工作中不得大声喧哗、打闹、打架。

4.

施工单位应根据情况明确划分禁烟区,并设立禁烟区标志;禁烟区内严禁吸烟,禁止施工人员流动吸烟或边作业边吸烟。

九、污排施工规范标准?

铺设污水管前,需检查基层、沟槽底高度,看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污水管铺设需采用无沟埋管方法,且管道坡度不得少于3%;

对于需要穿过马路的那部分水管,需要额外装上钢制的管套,确保其不会出现损坏。

当垫层施工结束后就进入管道施工阶段,管道安装应该按照地理 位置由高位向低位依次进行,与污水水流的方向一致。

十、施工安全规范及标准?

一、一般行为规范: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硬底鞋、高跟鞋、拖鞋或赤脚进入施工现场。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梯子必须有防滑措施,对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宜进行高空作业人员,严禁高空作业。另外,配齐相关安全保护装备,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3、所有用电装置、机具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并有漏电保护措施。

4、氧气、乙炔气等必须远离火源,并应分开放置。氧气、乙炔气瓶严禁存放在宿舍内。

5、工作行灯电压不超过36V,灯具离地面高度底于2.4米等场所照明电压不大于36V。潮湿及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照明电压不大于24V;

6、严禁酒后或身体不适者进入工地施工。

7、所有施工相关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贯彻安全施工规范措施,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施工规定。

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1、施工前,项目部应对施工人员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措施和人身防护品,未经落实不得施工。

2、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施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后方能投入使用。

3、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空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4、施工中对高空作业的安全设施:脚手架、操作平台、梯子、安全带、安全网等必须完好,发现有缺陷或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5、施工作业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应一律拆除或加以固定,高空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并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通道板和登高工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余料及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6、雨天、雪天进行露天高空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防冻措施,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对于建筑物,应事先设置防雷设施,遇有四级以上大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作业。暴风雪及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后,均应对高处作业安全设施逐一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应及时修理完善。

7、临边作业、洞口是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坠落事故的场合,施工时必须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采取防护措施,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严禁进行施工作业。

8、攀登作业、悬空作业时用具结构上必须牢固可靠,梯子不得缺档并梯脚应有防滑措施、施工架板两头固定、安全带及挂钩完好无破损,不符和要求的严禁使用。

9、攀登作业、悬空作业时应注意所处位置的可靠性,不得在正在安装的管道上行走、站立或停靠。

10、操作平台应具有必要的强度和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得摇晃。

11、交叉作业中应密切配合,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进行,下层作业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物件之外,不符和以上条件时,应设置安全防护层。

12、由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吊臂回转范围内的通道,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

13、登高焊割作业应根据作业高度及环境条件定出危险区范围,一般在地面周围10米内为危险区,禁止在作业下方及危险区内存放易燃、可燃物品及停留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有转人监护,作业场所必须有消防器材。

14、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戴好符合规定的安全帽,使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长度不超过2米,安全带上的安全绳的挂钩应牢靠。

15、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应使用符合安全要求的梯子,梯脚需要有防滑措施,与地面夹角应小于60°,上下应放置牢靠,不准两人在同一梯子上作业。

16、登高作业时,禁止把焊接电缆、气体胶管及钢丝绳等混绞在一起、或缠在焊工身上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17、焊割作业结束后,应整理好工具及物件,防止坠落伤人。此外还必须检查工作地及下方地面是否留有火种,确认无隐患后方可离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