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独立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区别?

105 2024-09-26 23:58 中山人才网

一、独立危险因素和危险因素的区别?

独立影响因子:这个概念在多病因研究中可能常用,这个因子在病因中的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即可知道该因子是否为独立影响因子,多元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引入变量进行分析,独立影响因子不受其他引入变量的影响,他的贡献值在方程中的没有变化.如你计算该因子的OR值,此值在变量引入过程中始终不变,我查了几本统计教材没有发现次概念,这是我们教研室统计学的老教授的理解,供你参考.

排除干扰因素影响,在流行病学中可以用分层分析,其实干扰因素就是我们常讲的混杂因素,在科研设计时就要考虑到那些可能的混杂因素,通过限制或匹配的方法可以降低混杂因素的影响;统计学上可以通过协方差分析排除其他因子的影响,这种方法一次可以引入多个协变量,平衡掉协变量后看研究因素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二、危险因素分类口诀?

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机械伤害事故、起重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灼烫事故、淹溺事故、高处坠落事故、坍塌事故、冒顶片帮事故、透水事故、放炮事故、火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锅炉爆炸事故、容器爆炸事故、其他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伤害事故20种。

三、锅炉危险危害因素?

1. 锅炉炉管爆漏、受热面腐蚀

锅炉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管道爆漏约占全部锅炉设备事故的40%-60%,甚至70%,引起锅炉炉管爆漏的原因较多,其中腐蚀、过热、焊接质量差是主要原因。

锅炉受热面的腐蚀主要是管外的腐蚀和水品质不合格引起的管内化学腐蚀。当腐蚀严重时,可导致腐蚀爆管事故发生。

过热器是锅炉承压受热面中工质温度和金属最高的部件,而汽侧换热效果又相对较差,所以过热现象多出现在这个受热面中。受热面过热后,管材金属温度超过允许使用的极限温度,发生内部组织变化,降低了许用应力,管子在内压力下产生塑性变形,使用寿命明显减少,最后导致超温爆破。因此,超温意味着降低安全系数或减少使用寿命,应严格控制蒸汽温度的上限。

锅炉主体是由焊接组装起来的,每个受热面的每一根管子都有多个焊口,一台大型锅炉整个受热面焊口数量多的达几万个。而受热面又是承受高压的设备,焊接缺陷主要有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咬边、夹渣、气孔等,这些缺陷存在于受热面金属基体中,使基体被割裂,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在介质内压作用下微裂纹的尖端、末焊透、未熔合、咬边、夹渣、气孔等缺陷处的高应力逐渐使基体开裂并发展成宏观裂纹,最终贯穿受热面管壁导致爆漏事故。因此,焊接质量的好坏对锅炉安全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

2.锅炉灭火放炮

锅炉灭火放炮是指锅炉灭火后,炉膛中积存的可燃混合物瞬间爆燃,使炉内压力突然升高,超过了炉墙设计承受能力,而造成冷壁、刚性梁及炉顶、炉墙破坏的现象。锅炉灭火放炮严重影响安全经济运行,进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压力容器爆炸

锅炉系统中承压容器很多,如疏水器,连排、定排扩容器,换热器等。这些容器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经济和财产的巨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的伤亡。

4.锅炉运行中的超温、超压、满水、假水位。

5.易燃物(如雷管等)危险物品入炉。

6.锅炉严重缺水。

7.锅炉的安全附件不全或失灵。

8.司炉人员的违章操作。

9.对锅炉本体进行改造、焊接。

10.炉水处理不好,使炉管内结垢,造成炉管受热不均,产生爆管。

综合上述,一旦锅炉系统出现故障或操作事故都将引起超温、超压、火灾爆炸,轻者可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设备损坏以及人员伤亡事故。

四、动火作业危险因素?

动火作业的危险因素包括,动火失效,动火来源不明,动火监督不力

五、braden危险因素评估内容?

一,感知能力完全受限,非常受限,轻微受限无损害。

二,潮湿度,持续潮湿,非常潮湿,偶尔潮湿,罕见潮湿

三,活动能力卧床坐椅子,偶尔步行,经常步行。

四,移动能力,完全不能移动,非常受限,轻微受限不受限.

最高23分,最低六分,轻度危险

15至18分,中度危险

10到12分,高度危险

极度危险大于九分。

六、危险因素强度怎么划分?

D(风险值)=L×E×C。五级风险:D值>320(危害因素及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需立即停工,组织整顿);    

四级风险:160<D值<320(危害因素高度危险,需立即开展整改工作);

三级风险:70<D值<160(危害因素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二级风险:20<D值<70(危害因素为一般危险,需要引起注意);

一级风险:D值<20(危害因素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七、什么是独立危险因素?

独立危险因素是指**在多因素分析中,与疾病的发生或结果显著相关,且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因素**。

在医学研究中,危险因素通常指那些可能增加疾病发生风险的因素。而独立危险因素特指在调整了其他潜在混杂因素后,仍然与疾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是生物标志物、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统计学意义**:独立危险因素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即它们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不是偶然发生的。

2. **不受其他因素影响**: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独立危险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不会受到其他变量的干扰。

3. **效应值**:独立危险因素通常具有可测量的效应值,如优势比(OR)大于1或小于1,表示其对疾病风险的增加或减少作用。

此外,为了确定一个因素是否是独立的,研究人员通常会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用于初步筛选可能的危险因素,而多因素分析则用于评估在考虑所有其他因素后,某一因素是否仍然与疾病风险显著相关。

总的来说,了解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医生识别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八、危险品运输有哪些危险因素?

由于超载装运、运输车辆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车辆及其零部件发生故障、司机违章驾车、路况或气象条件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运输车辆发生撞车、倾翻等,致使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

九、危险环境因素有哪些?

1.气体、蒸气爆炸危险环境

(1)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除了装有危险物质的封闭空间(如密闭的容器、贮油罐等内部气体空间)外,很少存在0区。

(2)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3)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2.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

(1)1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2) 11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3。火灾危险环境

火灾危险环境分为21区、22区和23区,分别是有可燃液体、可燃粉体或纤维和可燃固体存在的火灾危险环境。

十、煤矿危险因素有那些?

塌方、瓦斯、不明气体、粉尘累积造成的矽肺、潮湿造成的关节炎、幽闭恐惧等等

煤矿矿工在10几年前生活状态:一家三口为例,男人去下井,下班后在矿上的大浴池洗个澡,然后回到家吃媳妇准备好的饭菜(酒肉好吃好喝的不可少),一切可着他的心思来.吃完饭有权利什么家务都不管,直接去朋友家喝酒聊天打牌,晚上大醉回家媳妇也没多少怨言.管孩子多一句废话没有,孩子有错就是一通打.第二天早上起来吃早饭,然后带上媳妇准备好的饭盒去下井.家里条件再差也不能亏了他的嘴.

为什么?因为这早上带着饭盒一下井,谁也不知道晚上能不能上来.一家老小就这么全靠他一个人悬着命挣钱养活.

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在煤矿长大,听父辈讲自己总结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