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四平东站离四平站多远?

233 2023-10-30 06:21 admin

一、四平东站离四平站多远?

不是一个站。四平东站是动车组,四平站没有动车组。两站相距十公里。有专门公交互通,是随东站开通的。在东站可以去四平站坐 1 路公交车到市医院站点下车。打车走表,距离接近相等,票价10元左右,祝你顺利!

二、在吉林四平怎么找对象?

作为吉林四平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告诉你四平这个城市太棒了,好吃的好玩的应有尽有。但是单身青年在四平怎么找对象呢,以下几个方法你可以试试。方法一、多出去社交四平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无论是去滑雪还是露营,或者是街头巷尾的超市广场,都是俊男靓女多的是。给自己打扮一番,不要羞于表现自己,去问个路搭个讪,聊点好玩好吃的,聊上劲了还能约着一起逛个街。遇到了喜欢的女生,说不定对方也刚好看上你呢。方法二、豆瓣恋爱小组四平的豆瓣恋爱小组非常多,质量也相当靠谱,小组里也是每天都在分享自己的甜甜爱情故事。通过认证加入小组后,发布一下自己的单身择偶要求,附上几张帅气美美的照片,就会有很多豆友前来咨询。多尝试多了解,说不定下一个分享甜甜恋爱的人就是你了。方法三、专业恋爱软件现实生活中的单身青年们可能因为工作太忙,或者圈子太小,很难找到合适的另一半。那专业的事就交给专业的恋爱软件,一伴婚恋。我个人用过是觉得相当不错,用户都是奔着征婚找对象去的,都是实名认证资料齐全。你只需要填写你的职业、地点、生活爱好等等,就可以匹配到相同话题的异性。聊得好的,还可以直接加微信进行下一步了解呢。方法四、线下兴趣社团现在的年轻人,娱乐方式十分丰富,还喜欢拉着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组兴趣社团。去加入一些像徒步协会、读书会、狼人杀俱乐部等等,多参加他们举办的线下活动,不但能丰富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还能碰到相同话题的另一半呢,赶紧来试试吧。

三、四平米浴室如何安装浴缸?

醒大家在选择浴缸的造型时,要考虑到浴室的面积。如果浴室面积较小,可以选择1400mm、1500mm浴缸或淋浴房;如果浴室面积中等,可选择1600mm、1700mm浴缸;需要浴室面积足够大,才可以安装按摩浴缸、双人浴缸或外露式浴缸。

四、从四平站到四平东站?

有新城专线连接两站“新城专线”15分钟一趟   记者了解到,去往四平东站可在四平站广场前乘坐新城专线(站前百兴商场楼下),首班6:00,末班18:00,由以前30分钟一趟改为15分钟一趟。“新城专线”公交车沿途停靠地点:四平站→妇婴医院→一商店→四平一中→铁东区政府→庆达集团→经济开发区→神农医药集团→展示馆→四平东站。在四平站乘坐出租车去往四平东站约15元。

五、四平哪里好玩,四平好玩的地方?

以下是一些四平市值得游玩的地方:

1. 四平九湾景区:九湾景区分为上中下三层,景色秀丽,环境清新,有众多自然奇观,如“篝火山”,“桦林无敌”,“仙女岩”等,以及具有文化底蕴的景点,如“童话小镇”、“神仙窝洞”等。

2. 四平汉阳林海:三面环山,一面水墨画般的湖泊,是集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于一身的旅游胜地。

3. 四平文化公园:园内有四平革命烈士陵园、地震博物馆和历史文化展馆等景点,是展示四平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4. 西山国家森林公园:距四平市区约50公里,四季景色各异,有绿茵如茵的草地、群峰挺拔的山峦、清澈怡人的溪流和奇石峭壁,堪称东北地区的“小九寨沟”。

5.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平市南部,景色秀丽,是一个以天龙山为主体,集山岳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以上是一些四平市比较受游客欢迎的景点,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当然,四平市还有许多其它有趣的地方,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进行更具体的选择。

六、四平电器储备干部怎么样,?

认识的人在四平,无责底薪,晋升空间大,在江西还是挺好的呀。不知道你们从哪里听来的小道消息,怕不是水军吧,搞笑了

七、怎么看待《四平青年》这部作品?

二龙湖浩哥是谁?

如果把这个问题输入搜索框,会搜到一部同名电影的条目。

如果你是常看国产网大的东北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它的别称:四平青年

时间倒回2012年,有一帮二人转演员利用业余时间,拍了一部73分钟的微电影,起名《二龙湖浩哥之四平青年》上传到了视频网站。

这是一部由农村混混、黑老大、富二代、杀手、美女艳遇等编织而成的农村黑道故事,充满了打架斗殴、粗口脏话、低俗搞笑的闹剧情节,画风土味,制作业余,连基本的剪辑转场都要靠字幕提示,毕竟影片的总成本不到500块。

无论从那种角度来看,它都是一部草台班子制作出来的山寨烂片,或者它连微电影都算不上,只能说是一部加长版的古早快手老铁视频集锦

可它偏偏就是火了,还火得一塌糊涂,全网单片播放量累计过亿。

在当时甚至有有网友把《四平青年》评价为「融合了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盖里奇后现代跳跃式剪辑、昆汀黑色幽默暴力美学的草根文化」,在豆瓣上至今保持着7.5的评分。

影片的火爆,也让很多人开始记住了集编导演于一身,长得有点像「高配版宋小宝」的男主角张浩

靠着浩哥的爆红,他顺势从二人转演员跨界成为一名网大导演。此后的八年间,他先后拍摄了十几部以二龙湖浩哥为主角的网大电影,构建起了一个相当庞大的「二龙湖浩哥电影宇宙」。

尽管因为并不甚高雅的剧情,浩哥的作品大多口碑两极。路人批评其低俗胡闹,通篇写满了屌丝意淫,粉丝赞其粗粝生猛,是「东北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但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二龙湖浩哥作为东北社会人的排面已经刻印在了观众的回忆里,当初那个从苞米地里走出的四平青年,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电影梦狂想。

Part

1

在浩哥的电影作品里,最为人知的是两个地理标签:「四平」与「二龙湖」。

如果不是《四平青年》这部电影,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四平这座城市。

四平是吉林的一个地级市,地处于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解放战争时期,“四战四平”的历史经历使其获得了“英雄城”的美誉。这里同时也是二人转文化的发源地——正是从四平出发,二人转扩散到整个东北,最终经赵本山等人的传播而走向全国。

二龙湖

这座人口有三百多万的东北小城,先后诞生过清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也涌现过演员贾宏声和歌手李玉刚。在四平市的东部,有一水库,因被二龙山环抱,当地人叫做二龙湖。据说水底藏有一个名叫赫尔苏的城市。1942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农产品、开发水田,而修建了二龙湖水库,湖水被引进来,底下城市整个被淹没。1987年出生的张浩,从小在二龙湖边长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浩从没有想过要离开故乡。直到上中学时因为不喜欢英语,他选择了辍学。父亲本想让儿子去开出租车,但在张浩奶奶的坚持下,张浩选择去伊通学二人转。

虽然是学二人传出身,外形也神似宋小宝,但张浩认为自己并不适合唱二人传。

导演张浩

曲艺行当是苦差使,讲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二人转演员需要扎实的基本功,除了唱、说、做、舞,还要练习翻跟头、转手绢等绝活,整套学下来需要两三年时间,才能出师。年少的张浩对于学校老师教的传统二人传并不认可,尤其是对那种动不动就哭的表演感到反感,在学校里就经常偷懒,以至于得了个外号叫「旁观席主任」。虽然在学校里学了九个多月,但二人转演员的基本功,张浩也只学了皮毛。以至于成名之后的张浩也从不讳言:

「我挂着二人转演员的幌子,其实我不会唱二人转。」

2003年,张浩选择离开学校,来到长春的一家剧场,他人生第一次离开故乡。

初出茅庐的张浩一天演两场,每次一个小时,工钱只有七块五。后来又到了锦州,但大剧场毕竟能人高手多,张浩上台表演基本没太多反响。那时的他觉得生活无望,觉得唱二人转没什么前景,却又不敢告诉父亲,这是他人生最沮丧的时刻。

也就在这时候,东北的二人转行业却突然开始火热起来。早在前一年,在春晚舞台上卓有影响力的赵本山,依托辽宁民间艺术团成立了旗下的本山传媒,首次提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刘老根大舞台」,试图带领二人转艺术走出东北民间。 加上当时电视上热播的一系列由赵本山出品的东北乡土喜剧,让二人转这种原本被视为上不得台面的民间曲艺形式,逐渐广为人知。

赵本山在台北演出

那几年间,二人转在北方市场相当火热,剧场也越来越多,赵本山还带着弟子去了台湾和美国演出。也正是这一时期,北漂失意的张浩辗转又来到了河北承德的一家剧场。在承德的第一场演出并不愉快。演完第一天下戏,剧院老板就不客气地表达了对张浩的不满:

「这个演员哪找的,不行」。已经习惯了被人批评的张浩一开始并没当回事,抱着能混一天是一天的心态,表演也就更加随意。结果当时恰好赶上一位压轴节目的助演演员临时缺席,张浩作为顶替上了场。本来那段表演是要给压轴演员递萨克斯,张浩因为走神被演员挤下台,还意外手滑让话筒掉进了萨克斯里。没成想,这段失误连连的表演却因为真实的窘境,而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哄堂大笑。

张浩在剧场演二人转

突发状况挽救了张浩。那天演完之后,剧院老板决定留下了张浩。得到观众认可的张浩大受鼓励,逐渐开始摸到了一点剧场表演的门道。他总结经验,学段子攒包袱,而且越演越放松,最终一直到做到了剧场的压轴。从配戏打杂一路升到主演压轴,张浩在剧场里摸爬滚打了6年时间。

Part

2

2010年春节,张浩回到故乡四平。他遇到了生命中第一个伯乐,当时四平市人民剧场的老板李建峰。李建峰是二人转爱好者,在他的邀请下,在外漂泊多年的张浩决定回乡发展。

四平市人民剧场

在四平市人民剧场,张浩认识了蓝波李野等剧场演员,他们后来都成为了张浩作品中二龙湖宇宙的主力。这些四平青年们,大多和张浩有着相似的成长轨迹——

年轻时,离开四平,四处漂泊;

一路闯荡多年后,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四平成家立业。蓝波是音乐老师出身,但是相比教书,蓝波更喜欢酒吧和迪厅。年轻时候家境优渥的他,曾经在外面混过很长一段时间。进过看守所,还因为做生意时跟人闹崩,被人从二楼扔了下去,差点送命。

蓝波

死里逃生的蓝波浪子回头。拜了一个老歌手做师傅,全国各地的酒吧跑场子,唱了几年,决定回到四平,成了剧场的主持人和演出总监。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社会经历,让蓝波在二龙湖宇宙中,大多出演一些嚣张跋扈、流里流气的纨绔富二代形象。

蓝波与张浩

此外因为多年的歌手生涯,他本人也负责了张浩作品中的主题曲演唱工作。其在《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中所演唱的主题曲《迎着风》,传唱度相当高。迎着风蓝波 - 迎着风(Dj合辑)

与蓝波不同,李野则是资深的二人转演员出身。从少年时出师开始,就跟着四平最老的一拨剧团,自带锅碗瓢盆全东北跑场子演出。夜里睡在舞台上,舞台没暖气,冻醒了,围着剧场跑圈取暖,这一干就是十多年。

李野

但在电影里,他通常以凶狠霸道的黑道大哥形象出现,负责充当主角浩哥的死对头。在戏中他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李老八,人称八哥。

巧合的是,这个名字后来因为衍生了抽象文化的斗鱼主播李赣而广为人知。

四平黑恶势力李老八

Part

3

就像张浩之前充满戏剧性的从艺生涯一样,机遇改变人生。

作为一名身在二人转剧场,却不会唱二人转的二人转演员,张浩的从影之路,原本也是一场意外。2010年前后,国内视频网站开始掀起一阵微电影和播客的潮流,以胡戈、叫兽、郑云工作室为代表的一批短视频创作者开始涌现。凭借着天马行空的创意和各种搞笑幽默的吐槽冷幽默,在那个短视频自媒体初创时代吸引了大波的流量和关注。

郑云工作室出品的短片在当年备受追捧

网生内容的东风影响了很多人,其中就包括演二人转的剧演员们。以搞笑娱乐为主的二人转演员为了留住观众,需要不停地推出新段子。所以演员们私下里就经常看各种网络搞笑视频和微电影,找到好笑的包袱桥段就用到表演里。2012年夏天,张浩发现身边的很多朋友都在疯传一些搞笑视频,唯独张浩对这些内容不以为然。张浩的不屑,引来对方的起哄。有人怼他:

「有本事你拍一个」。原本只是旁人的一句戏言,没想到张浩却当真了。本着我行我也上的原则,张浩借来剧场用来拍婚礼的DV,叫上了蓝波、李老八等剧场里同事员,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开始拍电影了。

张浩在片场

但实际上,对于要拍一部什么样的作品,张浩等人在开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清楚的概念。因为没有成型的剧本,台词很多都是靠现场发挥。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这一场拍完不知道下一场拍什么。剧场晚上要上班,所有的戏就只能白天拍,刚开始大家积极性还比较高,但很快就没人愿意来了。加上剧组都是一群草台班子,根本谈不上基本的摄影运镜和场面调度,全程手持摄影,镜头随时乱晃。

至于表演全靠角色自由发挥,用张浩的话说:

我要求他们,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比如你急眼了,你习惯说啥就说啥,想骂人就骂人,千万别学谁,更不要去学电影。

因为没有经验,也不懂场控,拍戏时经常发生误会。有一次夜里,当地的交警围追一帮飙车党,错认了拍戏的剧组,一直追。戏里刚好演到洗浴中心里黑帮聚会,交警追进洗浴中心,正好看到戏里的黑道大哥把刀拿出来,差点闹成新闻事件。

就这样断断续续拍了一个月。好不容易把戏拍完了,可又苦于没人懂后期剪辑。

于是张浩只能自学后期剪辑软件,下了班就对着电脑琢磨剪片子,配乐都是照搬港台电影配乐,再加上一些当时流行的网络歌曲。因为有很多方言没法打出字幕,就只能用谐音来代替。前后剪了两个月,张浩才觉得满意,并将电影定名为《二龙湖浩哥之四平青年》。

山寨感十足的片头字幕

Part

4

2012年11月11号,光棍节那天,张浩一路小跑到网吧,将拍好的微电影上传到了视频网站。此时的他根本没想过视频会火,也没有预料到,自己之后的人生会因此而改变。张浩当初打赌的目标是播放量能过三十万。没想到,视频上传的第四天,点击播放量就破了千万,最终一路涨到了过亿。

不仅如此,《四平青年》的成功可以说是现象级。影片的出现在互联网上带动了一阵农村土味黑帮片的潮流,类似风格的微电影开始频繁出现在网上。诸如:《长葛青年》、《桦甸青年》、《阜新风云之龙湖炮哥》、《锦州大弟》等等。

这些电影大都来自北方,同样制作粗糙,剧中人操着当地方言,爆粗口,拿砍刀,打打杀杀,自称黑社会,情节不外乎江湖恩怨、帮派斗争等等。

《锦州大弟》

这股东北新浪潮运动,此后多年间不断发扬光大,影响了后来众多的快手老铁们。当然,纯粹从制作层面而言,《四平青年》基本上就是一部粗制滥造的山寨烂片。它的情节是简单粗陋的,人物是原生态的,演技是业余的,搞笑情节也大多是由低俗、粗俗的段子构成。至于影片的故事更是闹剧居多,带着明显的二人转小品既视感。

在片中,张浩变身二龙湖浩哥,蓝波则成为富豪蓝百万。

浩哥原本带着几个兄弟在玉米地里骑摩托,本来是去找人寻仇,但是在路上偶遇一个漂亮姑娘,由此忘记了寻仇。开始到四平市区寻找这个姑娘,进而被卷入一场不太上档次的“帮派混战”中。

影片的故事基本是在模仿九十年代的港片《古惑仔》,这部影片是很多成长于八九十年代的小镇青年的精神圣经,其中的热血与豪迈煽动了不少当年荷尔蒙迸发的少年们,张浩也不例外。

在张浩日后的作品中,这种对香港黑帮片的模仿,一直是最重要的创作基石。

影响一代小镇青年的《古惑仔》

Part

5

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曾经说过:

作为艺术家,我的职责是“把我,恰恰是我,对生活的感受传达给观众。”如果我试图传达某种别样的东西,那么我就偏离了真理。

站在这个角度上,《四平青年》可以说是这位东北草根导演的一次「真理传递」。

影片中那充满乡土气息的对白,摇晃的摄影镜头,粗糙的影像风格,理想主义塑料匪帮情义,廉价业余的制作方式,让《四平青年》带有一种强烈的魔幻感。

但这种魔幻的背后,恰恰是当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侧面。

那些隐藏在城乡结合部里的底层生存逻辑,砍刀金链子貂皮大衣背后的芸芸众生,是很多人不曾了解过的农村社会的缩影。粗砺、生猛,是很多人对于张浩这部处女作的评价。

根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影片中光是各类粗口就不下百余次,昆汀·塔伦蒂诺看了也得甘拜下风。

也难怪曾有网友如此盛赞这部影片:「它融合了昆丁、盖里·奇、周星驰特色,充满了捣鼓精神,给很多大导演一个亿都拍不出来。」

但另一方面,影片的确切中了很多三四五线城市青年们的内心与共鸣。电影是造梦的工具,而张浩则用电影实现了自己年少时的黑帮片狂想。

成长于录像厅时代看着港片长大的青年们,在年少时可能都有过幻想成为陈浩南、山鸡叱咤江湖的枭雄梦,而《二龙湖浩哥》的出现,恰好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这种虚妄的幻想。电影中的浩哥一面满嘴说着脏话光着膀子,出场就跟人钻苞米地,与黑帮片中的大佬形象相去甚远,但同时他又是一位为兄弟两肋插刀、坚持着朴素的江湖义气原则的四平市扛把子。

这种东北味的“土气”人设和剧情刻意模仿黑帮片追求的“洋气”感,形成了一种古怪却另类的东北cult美学,也是《四平青年》能够收获三四五线城市观众群体的关键所在。此外,这种港风和东北风之间所代表的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融合,以及片中所展现出的对于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文化的怀旧与追思,在某种意义上,与去年爆红的《野狼disco》可谓殊途同归。

《野狼disco》中又重现了这种东北味港风

Part

6

微电影的意外成功,让业余导演张浩大受鼓舞。

比起演二人转,他觉得自己更适合拍电影。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四平青年》的爆火出圈,也让浩哥摊上了麻烦。

影片走红后不久,当地领导找到了剧场。由于片中的角色出口成脏,而且很多负面情节,认为影片影响了当地形象,一度要求剧场辞退演员删除视频。

最终,影片从视频平台下架,但“二龙湖浩哥”却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戏外的张浩成了网友口中传颂的黑道大佬,言必称一句「浩哥」,俨然是初代东北狠人界的精神领袖。

对此,张浩感觉颇为无奈:「戏里是瞎闹,我哪是黑社会老大,平时看见打架我都躲在走,生怕血崩到身上。」

“我大哥二龙湖浩哥!”

殊为可惜的是,浩哥在狠人界的地位,在近几年已被《马大帅》中的「辽北第一狠人」彪哥给取代了。

幸而对浩哥的这次封杀并没有维持太久,领导开始松口,同意张浩等人继续拍下去。但要求他们注意控制尺度,尽量避免黄赌毒和脏话。到了2014年,张浩又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续集《二龙湖浩哥之风云再起》。

《二龙湖浩哥之风云再起》海报

这一次,张浩在制作上更加用心。

他在开机之前就写好了剧本,并且几经修改,特意规避了黄赌毒元素,粗口也减少了很多。还拿出了所有积蓄,买了摄像机和摇臂,打算拍一部更像电影的作品。相比《四平青年》过于简陋的故事线,续集的故事变得复杂起来,采用了三条故事线,同时延续了前作生猛粗糙的喜感,设计了更多笑料,继续讲述了二龙湖浩哥的江湖往事。剧情讲述了青年企业家蓝百万因为失误用错人, 被手下勾结反派李老八出卖,导致失去了公司。在最落魄的时候,蓝百万遇到了二龙湖浩哥。因为不忍见蓝百万自杀,义气当先的浩哥决定替蓝百万出头,带兄弟帮其夺回公司,从而引发一系列风云激荡的乡村黑帮故事。

Part

7

虽然还是那片苞米地,还是那个带兄弟锄强扶弱的二龙湖浩哥。但这部续集的反响远不及第一部,不少评论认为——收敛起来的浩哥都没内味儿了

对此张浩也有过反思:「他们爱看我们飙脏话,现在我不能骂人,也不沾黑社会了……我自己都不喜欢。」

观众想看的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义气和简单粗暴的黑帮仇杀,但为了保证影片能够在视频平台上线,原本的东北农村扛把子浩哥,不得转型成一个行侠仗义、打击不法分子的正面人物,让人感叹江湖难混,拍片不易。同年,张浩还推出了一部番外短片《二龙湖浩哥之今生是兄弟》。

《二龙湖浩哥之今生是兄弟》海报

影片从现代黑帮片变成了抗战题材,讲述了二龙湖浩哥为了帮兄弟营救被日军抓走的父亲,带领村民勇敢抗争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短片只有30多分钟,无论是剧情台词还是整体制作都比较粗糙廉价,给人一种山寨cosplay的感觉,甚至很多场景都跟闹着玩一样,给人感觉就是随便找了个乡下农村拍的。

不过,张浩本人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剧情,但苦于没钱,导致内容的完成度不高。

在拍完了这三部作品之后,张浩跟人合伙成立了四平青年文化传媒公司,专门拍摄网络电影和广告,并尝试和更专业的制作团队合作,他一手打造的「二龙湖浩哥电影宇宙」也迎来了全面开花的时代。

四平青年传媒

Part

8

从2015年的系列第三部《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开始,「二龙湖浩」和「四平青年」分为两个系列进行。这两个系列都以张浩主演的浩哥为基础,衍生出一个相当庞大的电影宇宙。

《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

系列先后衍生了包括:《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四平青年之偷天换日》、《二龙湖浩哥之江湖学院》、《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二龙湖浩哥之江湖学院2》等作品,此外还以剧中反派蓝百万为角色衍生了外传电影《霸道总裁蓝百万》,如此庞大的电影宇宙,让这一系列成为了网大领域的超级IP。随着一部部电影的热映,人们在感受东北式幽默的同时,浩哥也捧红了一批人,除了一起拍摄《四平青年》第一部的蓝波之外,老三张赢、老四范四儿、李老八、大莱、坤哥,其中最为出彩的还是阿厦,无论是在后几部的电影里,还是快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这些作品中,浩哥用自己擅长的东北幽默,演绎了各种啼笑皆非的农村人混黑道的故事。

他在工地和过泥,

深圳偷过渡,

回乡养过猪,

撩过白富美,

上过商学院,

还在香港混过黑社会。

随着浩哥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他的影片中不乏李修贤、吴志雄、卢惠光、雷宇扬这样的香港黑帮片演员加盟。依靠自己的电影,张浩一步步完成了的小镇青年们的黑道江湖梦。

《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

与此同时,张浩的电影也从当初的草台班子自娱自乐,逐渐变得正规化和商业化。以《二龙湖浩哥之狂暴之路》和《四平青年之偷天换日》为例,两部作品在视频平台的分账票房分别高达数百万级。反响最好的《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战古惑仔》更是收获了千万级的分账票房,而这还只是2016年那个国内网大刚刚兴起的时代,二龙湖浩哥作品的号召力,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恰恰在浩哥人生最顶峰的时刻,又一次遭遇了致命打击——

《二龙湖浩哥》系列因为题材原因,而被封杀。

2016年,为了整治视频平台网大的乱象,视频网站开始加大互联网视频节目的整治力度,尤其是很多涉及到了黑帮斗争、封建迷信、蹭热度爆眼球等内容的网大都遭到下架。2017年4月,《四平青年》系列网络大电影被下架。

当时张浩身边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好的信号,只有张浩不以为然 :

「不让拍就不拍了呗,干点别的。」

Part

9

这次封杀的遭遇,让浩哥再次决定转型。既然黑帮拍不了,就改拍抗日题材,主旋律题材肯定错不了。

《二龙湖浩哥之乱世豪情》剧照

2017年张浩自编自导自演了《二龙湖浩哥之乱世豪情》,影片基本上是《二龙湖浩哥之今生是兄弟》的升级版,在拍摄质量和思想立意较前作都有很大的提升,场景和之前相比较也讲究了许多,开场就是激烈的战争场面,虽然没有飞机大炮,也是炮火连天。因为背景放置在了战争年代,浩哥变成了打鬼子的英雄好汉。虽然少了江湖草莽气,但不变的却是骨子里透着村痞的狠劲儿和东北爷们儿独有的尿性。

《乱世豪情》的分账票房达到了700万,这部影片之后,《二龙湖浩哥》系列逐渐脱去土味画风。作为导演的张浩,也开始尝试更多类型上可能性。单是2018年,张浩就推出了三部风格各异的作品。首先是模仿香港鬼马喜剧风格的《二龙湖疯狂代驾》,影片讲述了做代驾的浩哥意外救了一位异国公主,因此遭到了国际杀手的追杀,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惊心动魄而又啼笑皆非的故事。

《二龙湖疯狂代驾》剧照

而在另一部作品《四平青年之喋血曼谷》中,浩哥则真正尝试了一把大制作。电影有着很明显要向港产动作片致敬的意味,浩哥这次饰演了一位身患绝症的动作替身演员,身怀绝技却怀才不遇,家庭生活不顺,还屋漏偏逢连夜雨查出身患癌症。心灰意冷之际远赴泰国“求死”,却因一场意外被认成FBI,误打误撞卷入一场歼灭金三角毒枭行动。

四平青年之喋血曼谷》剧照

影片不仅远赴泰国实地取景,还请来动作影星邹兆龙出演,故事格局也变得更加国际化。虽然情节依旧是YY,故事还是经不起推敲,但不得不说,影片的制作水准已经与当初的乡土喜剧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那个在四平gai里吃烧烤的浩哥,如今在曼谷的街头抓毒枭;当年他骑着摩托都能摔进苞米地,如今他从直升机上跳伞也毫无压力。

曾经的四平青年不仅走出小城,还走向了世界。

Part

10

同年,张浩还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农村爱情题材的网剧《二龙湖爱情故事》。在剧中,浩哥再次回归自己的故乡二龙湖,影片讲述了农村青年张立东回乡创业并收获爱情的故事。

《二龙湖爱情故事》剧照

该剧很明显是对标《乡村爱情》系列,但不同于《乡爱》那种家长里短的家庭剧画风,《二龙湖爱情故事》的整体风格要显得更为年轻时尚,以小人物的悲观离合为主题,实际上更多的是借助东北幽默和乡村情景来制造笑点包装都市青年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虽然还是囿于成本限制,该剧存在剧情拖沓等问题,但口碑却相当不俗,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7.8分的优异口碑。如今第二季刚刚播出,故事依旧发生在张浩的家乡二龙湖。

《二龙湖爱情故事2020》海报

以前的浩哥是「粗俗」的代名词,现在的他逐渐成为了家乡四平的文化代言人。近年来,张浩除了拍电影之外,又和四平市公安局合作拍摄了一系列短视频,用轻松搞笑的原创短视频进行普法宣传,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千万级的粉丝关注。今年年初,张浩还作为草根喜剧明星,还登上了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舞台,收获了不少粉丝的支持和鼓励,证明其在东北喜剧方面的影响力。

张浩在《欢乐喜剧人》

Part

11

虽然如今的张浩已不再是那个把人生目标定为吃顿烧烤、买辆摩托的四平青年,但世俗层面的成功并没有改变张浩的性格,他始终不曾远离自己的故乡二龙湖。

用他的话说:「我肯定是离不开二龙湖,我要是换到一个新地方,在那待较长的时间,我身上的喜剧元素会被慢慢消磨掉。但我只要还在二龙湖,只要跟那的人聊天,每次都能产生新的灵感。」

多年以后,当浩哥站在二龙湖的那片苞米地前,他也许会想起老三带他去干架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八、四平东站到四平汽车客运总站距离?

一、四平火车站到四平东站,公交可坐107路到,需要步行一段距离。打车约十多元即可到

二、公交方案参考如下

望能帮到您!萌萌哒...

若帮到您了,点赞一下,思密达!

九、木工常用的木工设备有哪些?

气钉枪,胶枪。

十、木工暗语?

树种——树木的名称。

纹理——木材表面的天然花纹。

初腐——木材明显变色,材质尚未明显变化的初期腐朽阶段。

板材——宽度大于厚度3倍的木材。

原木——树干按规定的长度截锯成圆木段。

木材含水率——木材中水分重量与木材绝对干重的百分比,又称绝干含水率。

木材干燥——使木材的含水率达到一定技术要求的处理过程。

大气干燥——木材堆放在室外场地进行自然的干燥过程。

人工干燥——木材在特定设备中的干燥过程。

锯路——用锯具分割木材时产生的缝隙。

锯痕——锯齿在锯割表面留下的痕迹。

毛料——锯截后留有加工后的工作。

净料——毛料经切削加工后,达到规定尺寸的工件。

零件——用以组装部件或产品的单件。

部件——由零件组装成的独立装配件。

单包镶——木框一面胶贴人造板。

双包镶——木框两面胶贴人造板的板件。

锯割——用锯具分割木材的过程。

平面刨削——利用刨具对木制零、部件表面进行平面加工

成型铣削——利用成型X刀对零、部件进行铣削加工。

开榫——在工件端头加工规定的榫舌。

打眼——在工件上加工规定的空穴。

嵌——部件表面加工出一定的凹形,然后卡。

镶——一般部件边沿封小木条称镶边,两种部件拼合称镶拼。

截头——截去零部件长度以外的多余部分。

封边——板部件边沿用封条货其他材料处理称封边。

翘曲度——产品或零部件,同一平面上整体的平面程度。

平整度——产品或零部件,同一平面上局部的平面程度。

邻边垂直度——描述产品矩形面相邻两边的垂直程度。

外表——产品外部作涂饰处理或作其他表面处理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