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可以报会计学吗?
不能报考。事业单位考试报对专业限制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专业要求一般要求一字不差。如果事业单位要求某个具体专业而不是大类那么一定会有相关的审核。比如限制财经类,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岗位,财务管理专业就可以报考,但相反的就不行。有的人提交报名后没有被审核处理,侥幸报考成功,但在接下来政审环节也无法通过。
你的专业的从属关系分别是,管理学-工商管理类-财务管理。
具体学科标准可以参考本省公务员学科目录,也可以登陆公务员考试网查看相关信息。
二、事业单位招聘单位是“经济学,会计学”,这个是指的什么,什么专业的能报这个,市场营销专业可以报吗?
事业单位专业目录分类里面,是有着两个专业的,市场营销不属于经济学、会计学
三、事业单位专业要求艺术设计专业和美术学专业,我是雕塑的,可以报吗?
试一下呗,当初我单位要医学相关,我生物医学工程也上了,不过快辞职了,现在想想可能是单位太烂,专业要求才不严
四、麻烦大神看一下这个事业单位专业要求广告学的能报吗,广告学属于新闻传播类?
1、根据提供的资料,所列专业并不包含广告学,以现有提供的资料,是不能报考的2、不过其中包含新闻类别的专业,你可以咨询事业单位的考务办,询问一些具体情况,可能会多一些选择的机会3、直接报名,即使被刷下来,也不会对其它考试有影响的
五、你也学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报事业单位或者国考,大专业属于什么范畴吗?
我学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是专科院校的文化事业管理专业。
和本科的文化产业管理不同的是,毕业后他们一般是从事利益性事业;而我们专科生一般从事公益性事业,例如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或者是策划方面的。
六、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怎么学啊,知识点那么多每次都靠蒙,需要报个班么?(会不会有原题)?
不要死记硬背啊!公基你死记硬背你就输了,要学会理解着背,可以结合案例来记忆,后面我会给你推荐能快速记忆的书和网课,选对了备考资料,就相当于王者有了最强辅助~
我是个理工男,毕业之后就开始了备考事业单位生涯,你能想像到一个理科男背公基的绝望吗,我前前后后总共备考了三次。前两次失败后,我当时很不服输,第三次我决定脱产考,在家认真准备了两个月,最终以总成绩84.6的分数上岸了。
通过三次备考我对公基有了很大的认识,学好公基你必须要知道以下几个点:
第一,方法很重要。公基知识点多不胜数,没有好的背书方法,自己死记硬背既浪费时间又没有效率。
第二,做笔记很重要。公基就是因为多才需要做笔记,做笔记不是把知识全部写在上面,主要就把每节课的知识框架给整理出来,思维导图整明白,这样你背的时候也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到后期刷题的时候遇到没见过的知识也可以补充到笔记本上,最后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看就行了。
第三,循环记忆。比如说今天学完法理学,昨天学的宪法,那今天学完法理学后就要回顾昨天学的宪法内容,这一步的复习要穿插着做题,复习时可以背导图,就不需要再翻看教材了。
第四,学会找重点。公基虽然考点非常多,但每个模块考察的程度并不深。重点在基础,比如说法律知识,我们一般主要考察实体法当中的那几个常考的模块,虽然说看起来有难度,但是都非常基础,只要我们好好复习就不是什么问题。还有就是每个模块考试占比并不相同,就不用把时间平均到每个模块了,重点复习政治法律就行了。
具体怎么学,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一.公基
1.准备材料资料
最强装备:中公教材+《徐哲公基速学课》+中公的专项训练6000题+真题+粉笔app
基础教材选的是中公的《公共基础知识》,用这本书打基础再好不过了。内容非常全面,市面上有很多辅导资料其实或多或少都借鉴过这本书,里面常考的重点也都会进行标注,如果没有经验用中公的教材就对了,内容绝对不会有问题。
前面已经说过公基不要死记硬背,直接跟着《徐哲公基速学课》理解知识重点,一遍下来知识点掌握八成不是问题。老师对知识点讲解的也很全面,会根据具体案例来分析每节知识点,基本讲完后框架就出来了,知识点很快就能消化掉,下去做思维导图根本不是难事了。当时我差不多花了二十多天时间把这个课认真刷了一遍,加上每天坚持背诵记忆,之后刷题正确率想下70+都难~
题库用的是《中公的专项训练6000题》,主要与中公基础教材相呼应,学完一节就直接找对应的题做了。这套题的题量很丰富,特别厚两本,题目质量也不错,而且答案给的很详细,用来日常刷题训练是完全够用了。
真题卷子:事业单位没有指定任何资料,历年的真题可以说是最接近考试的资料了,题型什么的都很经典不说,还可以从中了解出题方式、摸索出题规律和方向等等,都是很有价值的。
粉笔APP:除了要刷纸质题,电子版题库也少不了。下载粉笔APP主要有两点好处:一是能有效利用你的碎片时间,出门、做公交地铁都可以用来刷题;二是里面会有模考大赛,每周都可以去参加,用来检验自己这周的复习成果,还能看到自己与其他人的对比。
2.复习规划
基础阶段:这个阶段就是看书听课把知识点系统的过一遍。基础很重要,如果没有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就直接去刷题,都是徒劳。我一般复习之前先把教材书大致预习一遍,把不理解的地方给标注出来,然后去听徐哲的课。不要觉得这个方法很鸡肋,这可是进入状态最好的方法,带着疑问去听课效果更好,印象会更深刻。听完课后把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给画出来,方便理解记忆,再把课后的练习题做完,巩固所学知识。
提升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把重点放在看网课和刷题上。现在刷题不仅要做到强化模块训练,而且还要进行查漏补缺。做题中遇到不会的知识点,一定要补充到笔记本上,整理清楚,隔个几天把笔记本拿出来看看,加深一下印象。
冲刺阶段:刷真题!巩固之前学的知识。决战公基5000题差不多刷完后,就开始做真题了,给自己限定好时间,到点就停笔,然后对答案,注意把错的的题作为重点复习对象。考试前几天就没有必要再刷题了,把之前学的知识看一遍,徐哲的开倍速整体过一遍,自己薄弱的板块认真听,再做做相关的题,就可以了。
3.复习建议
基础知识教材要配合着网课一起学习。最好不放过教材中每一句的内容,特别是举例的地方是最容易考多选的,一定要熟记。结合徐哲老师的视频课看教材更能梳理其中的框架,加强记忆。听课是关键,每天跟着徐哲老师复习,课堂中对不懂的地方,就用实际案例来加强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才能够更好地记牢知识点。对于容易混淆的知识可以做个表格,把它们的特征、步骤、意义、内容归纳起来,进行对比记忆也是很好的一种方法。
刷题的时候不要盲目求量。经常有人是为了做题而做题,就是盲目追求题量,做完题目就觉得大功告成了,隔一段时间再做还是会错。其实这样的复习方法非常浪费宝贵的备考时间,既然花了时间做题,就要让题目发挥价值,不然不如不做。备考的时候最好准备一本错题集,或者借助一些刷题软件,把平时遇到的难题和易错题记录下来,后期集中攻克错题,能大大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注意积累。这里说的是常识部分。常识涉及范围广泛,教材上有的和老师讲的都只是常考的部分,出题又灵活,能不能答对全靠缘分。除了看书听网课这些学习方法,只有在做题时候不断积累了,就是做常识部分题的时候,遇到不会的,就把它所考察的知识点记下来,这样多积累,考试时候能答上的几率也更大一些。
二.面试
1.面试要不要报班
面试还是建议报个地面班的,我前两次都是挂在面试上了,最后一次我报了一个地面班,在里面学习到了很多的以前没有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面试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前两次没有报班就是在家自学,平时就对着墙或镜子练习,事实证明这种闭门造车的方法真的很不适合我。报了班最大的好处就是它能给我提供一个模拟面试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长久的练习,有小伙伴一起练习,锻炼胆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表达能力。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报班,还是看你自己,有的人没有报班也照样上岸了,有的报了班照样考不上,凡事没有绝对的,如果你和我的情况差不多建议报个班。
2.选择面试班小建议
一是选择面试机构不是机构越大越好,小机构也有好老师,关键是能找到水平高的老师亲自带你练习。
二是可以选择试听一天的课程,一般面试培训机构第一天不满意都会给你全额退款的。试听主要就是听地面班老师的点评水平,比如你回答一道题,看老师能不能根据你的答案一阵见血的指出你的问题,在答题逻辑、答题内容、以及整体细节的把控上看能否给你一一提出来。或者可以让老师示范作答一下,并详细讲解一下,水平怎么样一听便知。
三是问清楚你当天见到的老师是不是接下来的几天都会带你练习,培训机构后续会不会换老师。部分机构用王牌师资来试讲招生,报名后换成新手老师照本宣科,导致学习效果很差。
3.面试建议
学会和考官眼神交流。我们面试的时候由于紧张,不敢看考官的眼神,习惯性斜视、眺望,即使偶尔看到考官眼睛也会马上闪躲,其实这样非常不好,会让考官觉得你胆小,没有控场能力。有一个心理学的小知识,当你非常认真盯着一个人的眼睛讲话时,对方会更容易听进去你说的话,甚至更容易对你的话产生认同感。
答题时一定要注意控制时间。答题时间不易过长,一是考官会有点不耐烦,二是就是你回答问题不要啰啰嗦嗦,只要把自己要说的要点和得分点说出来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你。